看《红楼梦》时,总被南安太妃贺寿见黛玉这段绕住——明明她压根没可能被选去和亲,为何非要安排这场见面?这看似寻常的照面,藏的根本不是“选谁”的门道,而是“不选之选”里的深层算计。 要先拎清关键:太妃此行是为挑贾家姑娘和亲,这事儿明摆着是“战败者的贡品”,要换人质回来,选的人必须姓贾。可黛玉姓林、宝钗姓薛,俩人均是贾家亲戚,本就不在候选池里;再看黛玉的处境,父亲林如海极可能因巡盐官之位卷入皇权之争而死,弟弟早夭让林家无后,她本就是忠臣唯一血脉。皇家若把这样的孤女送去和亲,传出去就是刻薄寡恩,谁还敢为朝廷效力?于情于理,都绝不会选她。 那为啥还要让她出来?看看贾家姑娘的情况就懂了:迎春脾性软弱担不起郡主王妃名头,惜春出身宁国府且不堪大任,真正符合要求的只有探春,大概率早早就内定了,太妃来不过是最后确认。叫黛玉、宝钗出来,不过是用她们撑场面——总不能只让探春一个人露面,显得贾家没人;而黛玉虽是孤女,但才情容貌是贾府里拿得出手的,出来作陪既撑了场面,也不会真让她被选中。 至于有人说黛玉因病弱不被选,其实病弱只是附加项,核心还是“不姓贾+身份敏感”。毕竟和亲路上艰险,健康女子都可能出事,何况病弱的黛玉,但即便她身体康健,也过不了“姓氏”和“家族背景”这两关。 你觉得南安太妃见黛玉,除了撑场面,还有没别的隐晦心思? 红楼梦 曹雪芹红楼梦
看《红楼梦》时,总被南安太妃贺寿见黛玉这段绕住——明明她压根没可能被选去和亲,为
煜文谈娱
2025-09-26 08:45:41
0
阅读:644
王雨
在古代,照面是最后一步,早搞定人选了。
半月方塘
不懂原型就只有猜
用户10xxx21 回复 10-13 23:29
任何互猜乱想都是对红楼梦这部充满人性光辉和生活气息的伟大作品矮化,我应该欣赏它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描绘之美,而不是牵强附会。
无形钻豹 回复 10-16 07:09
读书要纯粹一些,而不是研究这个原型,那个原型,读书只读人物,叙事,正是因为没有后四十回,才被你们各种妖魔化。
王雨
在古代,照面是最后一步,早搞定人选了。贾母叫黛玉宝钗,一方面是显示一下贾府把孤女照顾的很好,另一方面让南安太妃相看她俩嫁谁。
沉沉成尘
不要拿后四十回说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