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因暴饮暴食逝世,年仅35岁,死后在他枕头和床铺下发现很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2025-09-26 17:54:14

1918年5月2日,苏曼殊因暴饮暴食逝世,年仅35岁,死后在他枕头和床铺下发现很多糖纸。在日本留学期间,他曾“一日饮冰五六斤”,自己还记载过:“食生姜炒鸡三大碟,虾仁面一小碗,苹果五个。明日肚子洞泄否,一任天命耳”。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5月2日,当护士掀开病床被褥时,苏曼殊早已没了气息。 被称作“糖僧”的他蜷缩在白色床单上,手里紧攥着一张糖纸,枕下散落着五颜六色的糖果包装。 三天前他刚因肠胃大出血被送进医院,那时医生已经明令禁止摄入任何甜食。 然而,已经35岁的他却丝毫听不进去,甚至想方设法弄来了糖果。 后来护士在病房角落发现一个空冰淇淋盒,床底还藏着半包没吃完的栗子。 他的死亡证明写着“肠胃病并发症”,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被自己失控的食欲“杀死”的。 翻开苏曼殊的日记本,1917年某页潦草记着:“午间食生姜炒鸡三大碟,虾仁面一小碗,苹果五个。明日肚子洞泄否,一任天命耳。” 旁人看到如此吃法,根本接受不了,但这却是他日日的吃食。 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时,同学总看见他抱着装满冰块的搪瓷缸猛灌,一天能喝掉五六斤冰水。 画家柳亚子送他二十个芋头饼当伴手礼,转身回来就发现空盘子放在桌上。 苏曼殊瘫在榻上揉肚子,脸上还沾着饼渣。 有次和人打赌吃包子,塞到第五十个时,他脸色通红,冷汗直流。 身旁朋友担心不已,试图劝他停下来生怕出现什么意外。 没曾想他竟翻脸不认人,竟准备拿板凳要和劝他停嘴的朋友干架。 而那时候,他口中的牙已是金牙,不是因为阔绰,而是嗜糖如命把真牙全蛀坏了。 朋友章士钊写诗笑他“齿豁曾教金作床,只缘偏嗜胶牙糖”,后来穷得连金牙都敲下来换糖吃。 他迷恋一种叫“摩尔登”的法国糖,说是《茶花女》女主角最爱,一天能消灭三瓶。 按现代营养学换算,这相当于普通人半年的糖分摄入量。 医生警告他糖分超标会要命,他反呛:“药岂得如八宝饭之容易入口耶?” 不可否认的是,他之所以这般还和混血儿的身份有关。 就因为混血让他从小饱受歧视,被人骂,十二岁那年发高烧被庶母扔进柴房等死。 成年后他辗转寺庙、青楼和革命据点,用甜食填补内心空洞。 住院期间他偷溜出去连吞八碗八宝饭,回病房边吐血边对护士笑:“甜食能止痛。” 苏曼殊死后,好友整理遗物时气得直摇头。 抽屉里塞着未完成的小说稿,某页写到半截突然插入购物清单:“酥糖十包、蜜枣三斤”。 他像颗裹着糖衣的苦药,用甜味麻痹现实的苦涩,最终被糖浆溺毙。 同时代的高僧弘一法师留下“悲欣交集”四字辞世。 苏曼殊的遗言却是“一切有情,都无挂碍”。 或许对他而言,死亡不过是终于能肆无忌惮地吃糖了。 信息来源: 人民政协报《“糖僧”苏曼殊》 中国作家网——“糖僧”苏曼殊

0 阅读:53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

完蛋我被壮汉包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