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的争议性言论,暴露出欧盟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战略被动性。美国特朗普政府近期调整对乌政策,要求欧洲承担“收回全部失地”的军事目标,而欧盟2024年对乌军援预算仅占其GDP的0.3%,远低于北约2%标准。这种战略脱节导致冯德莱恩不得不公开承认欧盟“缺乏独立应对能力”,凸显跨大西洋同盟信任裂痕。 波兰的挑衅性表态正值中欧稀土供应链谈判关键期。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控制全球60%稀土精炼产能,而欧盟98%的稀土依赖进口。尽管波兰外长发表争议言论,但波兰工业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波兰自华稀土进口额同比激增47%,这种经济依存度与政治表态的背离,折射出欧盟成员国在战略自主与经济现实间的矛盾。 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始终保持着建设性角色。自2022年2月冲突爆发以来,中国已向联合国提交12份和平解决提案,与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起“和平之友”小组。2025年外长访问波兰期间,双方就黑海粮食走廊重启达成技术性共识,这与波兰外长的矛盾言论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波兰政府内部对华政策存在认知错位。 个人认为,波兰此次外交风波本质上是其“大西洋优先”战略与经济现实脱节的产物。作为欧盟第六大经济体,波兰2024年对华贸易额达430亿欧元,占其外贸总额8.2%,但在安全议题上却选择附和华盛顿的对抗叙事。这种政策分裂不仅损害中欧务实合作,更可能使欧洲陷入“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结构性困境。欧盟需要认识到,在乌克兰问题上推卸责任给中国,无异于转移矛盾焦点,真正解决之道仍需回归政治谈判与共同安全架构建设。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对于封锁中欧班列,波兰方面终于不再遮掩和拿俄罗斯做借口了。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