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9月23日,北京,10多天大的女婴突然便血,月嫂却说是“假性例假”,奶奶不放心,带着孩子到医院一看,发现女婴患上结肠炎、肝功能损害、病理性黄疸等疾病,需要立即住院,宝爸越想越气,将月嫂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孩子的医疗费、误工费等90357元,法院竟然这样判! (极目新闻——月嫂未及时处置新生儿便血还称“假性例假”,法院判其赔2万) 初为人父母的喜悦尚未在赵先生夫妇心头散尽,他们便为刚降生的女儿阳阳敲定了一份 “专业保障”。 对比三家家政机构,反复核查资质证书,他们最终选择了报价 12420 元的杨某 —— 机构口中 “有五年经验、擅长新生儿护理” 的金牌月嫂。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本是为产后妻子与新生儿筑起的照料屏障,却在阳阳出生第二十天,被尿布上的一抹鲜红撕开了裂口。 那天清晨的阳光刚漫进卧室,监控镜头便捕捉到杨某凝视阳阳尿布的瞬间。 她指尖划过那片淡红,转身告知阳阳母亲时,语气里没有丝毫凝重,只漫不经心地归为 “女宝常见的假性例假”,连 “再观察观察” 的提醒都省略了。 初为人母的母亲攥着尿布边缘反复翻看,可 “专业人士” 的笃定像块巨石压下疑虑,终究还是将孩子轻轻放回摇篮。 这份不安稳的安心在六小时后彻底崩塌。下午三点,换尿布时再次出现的鲜红痕迹刺得人眼睛发疼,母亲抓起包就要往医院冲,却被杨某一把拉住。 “新生儿哪有那么娇贵,来回折腾反而不好。” 杨某的劝阻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直到孩子的奶奶匆匆赶来,指尖抚过尿布上已经凝固的血色,厉声要求立刻就医,她才极不情愿地松口,嘟囔着 “说不定去了也白跑”。 医院急诊室的灯光格外刺眼,诊断书被递过来时,赵先生的手控制不住地发抖:新生儿结肠炎、肝功能损害、中度贫血、病理性黄疸,一连串后天病症=砸在一家人头上。 阳阳当即被送进重症监护室,每一次微弱的啼哭都揪得人心疼。守在监护室外的深夜,赵先生翻看着手机里的监控回放,猛然想起杨某日复一日的喂养习惯。 只要孩子发出半点哭声,奶瓶便立刻递上,有时刚喂完母乳,又加冲 60 毫升奶粉,那些过量的奶水,或许早已在悄悄侵蚀着新生儿娇嫩的肠胃黏膜。 法庭上,杨某坐在被告席上,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我从来没主动过量喂养,是孩子自己哭闹要吃,便血说不定是奶粉过敏,要么就是家人抱孩子姿势不对,没有证据证明跟我有关”。 可她口中的 “无证据”,在医疗记录与监控面前不堪一击。法院最终判定杨某存在明显履职过错,赔偿 2 万元经济损失,月嫂机构因监管失职退还 1 万元服务费。 同时法官也指出赵先生夫妇在杨某劝阻时未能第一时间坚持送医,需承担部分监护疏忽责任。 悲剧背后,是家政行业积弊已久的沉疴。银川检察机关曾对当地 17 家家政机构开展专项排查,发现半数机构未落实岗前培训,3 家存在资质造假——所谓的 “金牌月嫂”,可能只是经过 7 天速成班培训的新手。 家政行业的 “专业” 从不是证书上的铅字,而是发现异常时的敏锐警惕,是面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杨某手中的资质证书,终究没能抵过她的失职与冷漠。 对千万家长而言,专业人士的协助永远只是辅助,监护责任从未因花钱请人而转移,父母的警觉与坚持,才是孩子健康最坚实的防线。 唯有行业真正将培训、监管落到实处,家长始终守住监护底线,那些本该守护生命的 “专业服务”,才不会变成伤人的利刃。
[太阳]9月23日,北京,10多天大的女婴突然便血,月嫂却说是“假性例假”,奶奶
韫晓生
2025-09-27 11:48: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