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土原料药产能薄弱的问题早已暴露无遗。根据美国FDA数据,2023年美国市场

寡之 2025-09-27 17:54:11

美国本土原料药产能薄弱的问题早已暴露无遗。根据美国FDA数据,2023年美国市场73%的仿制药原料药依赖进口,其中印度占31%、中国占28%。若关税落地,仅原料药成本就将推高美国仿制药价格40%-60%。更严峻的是,美国急救药品中65%的活性成分来自中国,包括肾上腺素、肝素等关键品类,供应链中断可能直接威胁数百万慢性病患者的生命安全。 欧洲药企的困境同样值得关注。罗氏、诺华等巨头虽已宣布在美投资计划,但实际产能建设需3-5年周期。以罗氏北卡罗来纳州基因疗法工厂为例,其总投资230亿美元中,仅30%用于生产设施,其余用于合规性改造和员工培训。这意味着短期内欧洲对美药品出口仍难规避关税,2024年欧盟对美医药出口额达1200亿欧元,约25%的企业可能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药品关税的连锁反应正在显现。印度太阳制药已宣布暂停向美出口抗生素原料,导致美国医院药房阿莫西林库存仅够维持45天。与此同时,美国本土药企礼来、默沙东的股价单周暴跌12%,反映出市场对供应链断裂的恐慌。更讽刺的是,美国药价监测显示,部分受关税影响的药品价格在政策公布后24小时内已跳涨70%。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将地缘政治博弈凌驾于公共健康之上。医药产业链全球化布局是市场规律与效率最优的选择,强行逆转将导致三重危机:患者可及性恶化、全球研发合作停滞、医疗成本失控。数据显示,美国若实现医药完全自主生产,整体医疗支出将增加2.8万亿美元/年,这与其宣称的“降药价”目标背道而驰。真正的解决方案应是加强国际合作,而非筑起损人害己的贸易高墙。

0 阅读:1
寡之

寡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