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以色列不过是犹太人的一个海外分支,一个度假胜地罢了。真正的犹太人之国,已然被近乎完全掌控的美国! 你可能平时听人说,以色列是犹太人的根儿,是全世界唯一的犹太国家,可真扒开细节看,这事儿压根不是那么回事儿。 全球范围内的犹太人,总数大概在 1400 万上下。以色列的犹太人口,满打满算也就 630 多万,刚到全球总数的一半还不到。 而美国的犹太人口,光登记在册的就有 580 多万,再加上那些没主动申报身份的,实际数字只会更多。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拨犹太人的 “重心” 完全不一样。 以色列的犹太人里,不少是从其他国家迁过去的普通民众,日常操心的是物价、安全这些生活琐事。 可美国的犹太人,大多集中在金融、科技、媒体这些能掐住社会命脉的领域,他们手里攥着的,是能影响一个国家走向的实权。 光看人口还不够,更关键的是犹太势力在美国的 “话语权”,尤其是在钱袋子这块儿,那可不是一般的硬。 美国犹太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 2% 左右,可他们掌握的财富,却占了美国社会总财富的 25% 以上。 这些人可不是简单的 “有钱人”。他们能直接跟美国财长、美联储主席对话,甚至在税收政策、金融监管这些国家级别的大事上,说的话比不少议员都管用。 比如 2023 年美国出台的《芯片与科学法案》,里面专门给半导体行业划了上千亿美元的补贴,而背后推动这事儿的,就有不少犹太裔科技资本大佬。 再说说政治这块儿,美国的犹太势力更是把 “影响力” 玩到了骨子里。这里就不得不提 AIPAC,也就是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 这个游说集团看着是 “支持以色列”,实际上是美国犹太精英在政坛的 “传声筒”。 每年美国国会选举,AIPAC 能调动的竞选资金超过 1.5 亿美元,谁要是敢在巴以问题上对以色列说句 “不”,下一轮选举就可能被他们联合其他势力 “拉下马”。 这些年美国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就是最好的例子。 从 2019 年开始,美国每年给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固定在 38 亿美元,这笔钱不是随便给的。 以色列买美国武器的同时,还得把其中一部分资金用来采购美国犹太资本控股的军工企业产品,比如洛克希德・马丁的 F-35 战机、雷神公司的导弹系统。 等于说,美国纳税人的钱,绕了一圈又流进了犹太精英的口袋。 更绝的是媒体和舆论这块儿,美国的主流声音几乎被犹太资本拿捏得死死的。 《纽约时报》大家都知道,这份报纸的掌控者 Sulzberger 家族,是犹太裔,从 1896 年开始就没松开过对报社的控制权。 这些媒体和娱乐平台,平时看似 “客观中立”,可一涉及犹太利益、巴以冲突这些话题,风向就变得特别明显。 比如 2023 年巴以冲突升级时,美国主流媒体报道里,很少提巴勒斯坦民众的伤亡情况,反而一个劲强调以色列的 “自卫需求”。 这种舆论引导,时间长了就把美国民众的认知 “带偏” 了,让大家觉得 “支持以色列就是正确的”。 可能有人会问,那以色列算啥?说穿了,它更像美国犹太精英在中东的 “战略前哨”,外加一个 “度假胜地”。 不少美国犹太富豪,会把以色列当成投资和度假的地方 —— 偶尔去看看当地的科技初创公司,顺便给以色列的高校捐点钱,显得自己 “不忘本”。 可真要让他们把家搬到以色列,把核心资产转移过去,没几个人愿意。 毕竟美国的医疗、教育、商业环境,比以色列好太多,他们的根早就扎在美国了。 说到底,所谓 “犹太人之国”,早就不是地理意义上的以色列了。
记者提问:“全世界只有你有能力说服内塔尼亚胡摧毁加沙,结束在那的饥荒与平民杀戮。
【41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