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98%出口商品卖给中国,都是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28 10:52:16

朝鲜98%出口商品卖给中国,都是什么商品?说句你们不敢信的,它出口的很多商品,普通人估计用不到! 说出来可能没人信,朝鲜对华出口的头把交椅居然是假发和假睫毛,2023年这两样东西就卖了11.77亿元,占了总出口额20.58亿元的57%,说是“发制品出口大国”一点不夸张。而且这可不是义乌那种化纤货,全是朝鲜女性手工分拣的真人发,她们平时很少染发,发质又坚韧,天生就是高端假发市场的好料子。 这生意的门道藏得特别深。朝鲜那边主要做半成品,把头发分拣好、简单处理后,就运到山东青岛的加工厂——平度那边可是全球七成假睫毛的产地。在青岛经过烫染造型,这些发制品摇身一变就贴上了“韩国工艺”的标签,转手就能以30倍的价格卖到欧美美妆店。 你想想,欧美姑娘手上的高端假睫毛,说不定根儿上就是朝鲜女工一针一线勒出来的“手勒毛”工艺,这可是靠手工磨尖、单根勒上去的精细活,普通人就算买到手,压根想不到源头在朝鲜。 为啥朝鲜能做这生意?核心还是人力成本低。国内加工一顶高端假发工费得1000元,朝鲜那边300元就能拿下,人工成本差不多是国内的一半。而且朝鲜不缺熟练劳动力,疫情前很多青岛厂家都把加工业务放在那。 不过封关那几年也出了岔子,中朝工人没法当面交流技术,国内早流行起自嫁接朵毛了,朝鲜工人没接触过,回来的货损耗大、出货还慢,厂家只能先把产能转去东北和内蒙的工厂。2023年开关后才慢慢转回去,但都不敢大批量下单,毕竟工艺磨合还得时间。 从朝鲜的角度看,这发制品生意简直是“救命钱”。受联合国制裁影响,煤炭、稀土这些矿产出口受限,只能靠这种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业创汇。2023年发制品出口是2022年的14倍还多,能看出来他们有多依赖这门生意。 这种“两头在外”的模式也实在没办法,自己没完整的产业链,只能靠中国的原料和市场,赚点辛苦的加工费。比发制品更隐蔽的是矿产生意,2023年朝鲜对华出口的矿产和初级钢铁产品加起来有1亿美元,占了出口总额的近三分之一。 茂山铁矿可不是一般的矿,在朝鲜咸境北道,离中国边境不远,公路直接能通,探明储量至少15亿吨,远景储量据说有50亿吨,堪称亚洲第一。这矿里的磁铁矿虽然原矿品位33%左右,但选出来的精矿能到65%,属于优质富矿,中国钢铁厂最待见这种原料。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延边的公司就帮着把这里的矿石卖到国内,后来通化钢铁还签了50年的开采权,雇朝鲜工人挖矿,每吨矿石卖30到50美元。 要是说发制品和矿产还能摸到点影子,那电力、蚕丝这些商品简直就是“隐形”的,普通人这辈子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间接用朝鲜的东西。2022年中国就从朝鲜进口了5.17亿千瓦时的电能,全流到了辽宁、吉林的电网里,按市场价算得值1.55亿元呢。 这电的来头也挺有意思,不是朝鲜专门发电卖给我们,而是中朝共建的水电站富余出来的。鸭绿江上的水丰水电站,是1955年两国一起建的,装机90万千瓦,年发电57亿千瓦时,归朝鲜管理运营。 两国早有协议,电量按比例分,朝鲜用不完的就卖给中国,电线一拉直接进东北电网,成本低又方便。这相当于朝鲜靠自然水能赚外快,中国东北得到了稳定的电力补充,简直是双赢。 除了水丰电站,渭源水电站的富余电力也会过来,这些电可能就在你家小区的电梯里、路边的路灯里,只是没人会告诉你这是“朝鲜电”。 蚕丝也是这么个路数。2023年朝鲜出口了1053吨蚕丝,卖了4731万元,这些蚕丝可不是拿来做丝巾直接卖的,全是原料。朝鲜产的天蚕丝是个宝贝,天生带着淡绿色,耐拉又有韧性,被叫做“纤维钻石”,从桑园采摘下来直接运到中国的丝绸厂,加工成高端面料或者奢侈品丝巾。 等这些成品摆上商场柜台,早就没了“朝鲜蚕丝”的痕迹,导购只会告诉你这是“顶级桑蚕丝”,谁能想到源头在朝鲜的桑园里? 还有高丽人参这种看似“接地气”的特产,其实也大多走原料路线。朝鲜开城的高丽参号称“天下第一参”,有上千年种植历史,但出口到中国的大多是初级加工的参片、参粉,直接送到药厂做中成药,或者被保健品公司做成胶囊。 普通人买到的成品里,就算含着朝鲜人参,包装上也只会写“人参提取物”,根本看不到产地信息。 说到底,朝鲜这些出口商品之所以“隐形”,跟国际制裁和自身产业链不完整有很大关系。他们没法生产高端成品,只能靠卖原料、做加工赚辛苦钱;而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能把这些初级产品包装成高端商品,再卖到全世界。 这种“朝鲜提供原料人力,中国负责加工销售”的模式,让两国贸易特别紧密,也让这些商品成了普通人看不见的“秘密”——你每天接触的东西里,说不定就藏着朝鲜的印记,只是你永远不知道而已。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