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一位退伍老兵登上新舰艇参观,突然就哭了,哽咽着说:当年海军受了多少窝囊气,真的好难。那会儿驱逐舰,每个人要备一个25L的塑料桶,装着用的淡水,就是为了要多装点油,能让船在海上多跑一些日子。 "当年海军受了多少窝囊气啊!真的太难了!" 据人民日报9月27日报道,在山东青岛一个寻常的舰艇开放日,人群熙攘,许多家长带着孩子一睹国之重器的风采。 然而,就在这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一声压抑的哭泣声,让周围瞬间安静了下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兵,正抚摸着052D导弹驱逐舰冰冷的舰身,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 他身上穿着一件明显不合身的旧式水手服,布料已经洗得发白,领口也有些变形,这身衣服,是他1999年入伍时的礼服,珍藏了二十多年,只有在最隆重的日子才舍得穿上。 今天,他特意找出来穿上,想让老伙计也看看如今的新家,可当他真正站在这艘威武的现代化战舰上时,积攒了半辈子的情感瞬间决堤。 面对记者的镜头,他哽咽着,拿着话筒的手抖得厉害,一句话反反复复在嘴边念叨:“以前真不敢想,真不敢想啊……” 这句“不敢想”的背后,是一段让所有经历者都无法释怀的往事,是一代海军人心中永远的痛。 时间退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是一个让无数国人憋着一口气的时期,在家门口的海域,别人的航母战斗群肆无忌惮地游弋,而我们的海军,能拿得出手的只有几艘老旧的051型驱逐舰。 那时的舰炮,射速慢,精度差,更别提什么区域防空和精确打击能力了,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就是在这样极度被动和屈辱的境地下,一个充满悲壮与无奈的应急方案被提了出来——“陆炮上舰”。 这个词今天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却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没有办法,只能把陆军的122毫米、152毫米榴弹炮,用钢索一道道地死死捆绑在民船的甲板上,临时改造成一个漂浮在海上的“炮台”。 战士们就在晃动的甲板上,操作着本该在坚实土地上开火的大炮,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战术,这是一种被逼到绝境的挣扎,是装备落后下最悲怆的怒吼。 每一发炮弹打出去,都承载着无尽的心酸和不甘,那是用最原始的办法,去捍卫最后的尊严。 一位老海军的后代在网上留言说,他父亲当年在舰上服役,出海时每个人都要自带一个25升的塑料桶装淡水。 因为军舰上的空间太宝贵了,必须省下来多装燃料,好让军舰能在海上多巡逻一天、多撑一刻,为了国家,战士们连喝口水都要计算着来。 正是因为经历过那种一穷二白、处处受限的苦日子,这位老兵在看到眼前的一切时,才会如此激动,他摸着的不再是冰冷的钢铁,而是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强大与底气。 他看到的是整洁明亮的舰艇内部,是不再需要用塑料桶配给的淡水系统,是密布着各种先进雷达天线的挺拔桅杆,他抚摸的垂直发射单元里,装载的是当年想都不敢想的“神盾”和“利剑”。 这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我们早已告别了那个“陆炮上舰”的屈辱年代,他身上那件紧绷的旧礼服,与眼前这艘崭新的万吨大驱形成了最鲜明的对照,这强烈的反差,浓缩了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到走向深蓝的二十多年血泪奋斗史。 老兵的眼泪,让现场许多年轻人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可能习惯了在新闻里看到国产航母劈波斩浪,习惯了新型战舰如下饺子般入列的盛况。 但这一刻,他们仿佛透过老兵的泪光,看到了那段尘封的、充满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今天的强大并非从天而降,这份从容与自信,是无数像这位老兵一样的前辈,用整个青春,用无尽的汗水与牺牲,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他们咽下了最多的苦,才为我们酿出了今天的甜,如今,孩子们可以在052D驱逐舰巨大的舰身下无忧无虑地追逐嬉戏,这一幕国泰民安的景象,正是对老兵们当年忍辱负重最好的告慰。 他们吃过的苦,受过的气,都化作了今天守护这片和平的坚实盾牌,看到这一幕,我们心中除了感动,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从此以后,攻守易形了! 信源:人民日报2025-9-27——“真的不敢想,以前真的不敢想……”舰艇开放现场,退伍老兵身着昔日水兵服,泪水夺眶而出。这一刻,眼中满是骄傲!@北海舰队
破防了!一位退伍老兵登上新舰艇参观,突然就哭了,哽咽着说:当年海军受了多少窝囊气
鸿鹄浮歌
2025-09-29 13:34: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