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无耻了!4月27日天津,一男子去国外12年未归,甚至连亲爹的葬礼都不参加,后面母亲离世就将47万的遗产,留给了他的妹妹,可没想到,男子得知后竟妹妹给告上法庭,要求平分这几十万的遗产,而法院做出了这样的判决![无辜笑] 2013年天津男子李明(化名)只身前往澳大利亚工作,这一走就是12年,2018年父亲病重时,家人多次催促他回国,他以工作繁忙为由推脱,三个月后父亲去世,他依然没有出现在葬礼上,只是通过微信转了5000元当作份子钱。 母亲当时已经70岁,独自守着一套三居室的老房子,妹妹李芳辞掉了外地的工作,搬回家中照顾母亲,从买菜做饭到陪同就医,从日常起居到节假日陪伴,五年时间里母亲的生活起居全部由她负责。 李明每年春节会打个视频电话,通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母亲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总说明年一定回,但一年又一年过去,他始终没有兑现承诺,母亲生日时,他会转账2000元,其他时间几乎没有联系。 2023年初母亲身体每况愈下,她把女儿叫到床前,拿出一张银行卡和一本房产证,房产证上写的是儿子的名字,这套房子当时市值约280万元,银行卡里有47万元存款,母亲让女儿收好,说这些钱留给她。 李芳问母亲要不要立个书面遗嘱,母亲摆摆手说不用,这样安排儿子不会有意见的,她还特意给儿子打了电话,在电话里提到了房子和存款的安排,李明在电话那头说了句“妈你自己决定就好”,然后匆匆挂断。 当年6月母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李芳给哥哥打电话,他说工作实在走不开,让妹妹全权处理后事,葬礼上只有妹妹和几位亲戚,李明再次缺席。 办完母亲的丧事,李芳本以为尘埃落定,没想到三个月后,她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李明委托律师起诉她,要求分割母亲留下的47万元存款,诉状中写道,母亲生前的口头安排不构成有效遗嘱,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平均分配。 李芳这才明白,哥哥当初在电话里的沉默,并不是默认了母亲的安排,而是在等待时机,如果他当时提出异议,母亲很可能会立刻去公证处订立正式遗嘱,明确把存款全部留给女儿。 法庭上李芳提供了母亲生病期间的医疗记录、自己辞职照顾母亲的证明、以及这些年的花销清单,她算了一笔账,五年时间里光是母亲的医药费就花了18万,还有日常生活开支、住院陪护费用等等,这些全部由她承担。 李明的律师则强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时,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虽然李芳尽了主要赡养义务,但这不能剥夺李明的继承权。 法院经过两次开庭审理,最终作出判决,判决书中写道,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两个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对母亲的遗产享有平等继承权,考虑到李芳长期照顾母亲,在分配时可以适当多分,因此47万元存款中,李明分得23.5万元,李芳分得23.5万元。 这个判决结果让李芳难以接受,她在法庭外对记者说,自己辞职五年照顾母亲,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而哥哥12年没回过一次家,现在却要来分走一半遗产,这让她感到寒心。 李明通过律师表示,自己在国外工作确实分身乏术,但每年都会给家里寄钱,也没有逃避赡养责任,房产已经归他所有,现在只是要求分割应得的那部分存款,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 这个案件也提醒老年人,如果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遗产,最好在生前订立正式遗嘱,口头承诺或者简单的财产交接,在法律上很难得到认可,一份经过公证的遗嘱,可以避免子女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网友们议论纷纷: “好家伙,在国外十几年不回来,爹没了都不回,这儿子算是白养了,现在怎么好意思回来抢钱的?法律上他赢了,情理上输得底裤都不剩。” “法律是法律,人情是人情,法院判得没毛病,母亲没立遗嘱就是法定继承,一人一半,但就是觉得憋屈,妹妹辛苦照顾老人,到头来和甩手掌柜拿得一样多。” “重点是他已经得了一套房子了呀!母亲生前分好的,他当时也同意了,现在又反悔来争存款,这就有点吃相太难看了吧,纯属钻法律空子。” “所以说一定要立遗嘱!一定要立遗嘱!老人家以为口头说了就算数,或者觉得分好了就没事了,但只要没有白纸黑字的遗嘱,身后事很容易起纠纷,亲人变仇人。” “我觉得没问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继承权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谁穷谁富、谁在身边谁不在就改变,感情是感情,财产是财产,一码归一码。” 儿子长期未尽赡养义务,却依法分得了一半遗产,您觉得法律是否应该更加倾向于保护尽到了赡养责任的子女呢? 官方信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太无耻了!4月27日天津,一男子去国外12年未归,甚至连亲爹的葬礼都不参加,后面
轩叔观察
2025-09-29 16:25:0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