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8年,一个日本人冒充中国人并加入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中屡次立功,还参加了抗美援朝,但是没过多久,他的身份就暴露了…… 1933年,日本福冈武士家庭出身的砂原惠,跟随父亲来到了中国东北,自此,5岁的砂原惠就留在了中国,汉语成了他的日常语言,东北的风土人情也融入他的生活,渐渐地,砂原惠淡忘了自己的日本籍贯,活成了一个地道的东北少年。 1945 年日本战败,17 岁的砂原惠一夜之间成了孤儿,只能在沈阳街头流浪。为了活下去,他给自己取了个中国名字 “张荣清”,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在动荡中挣扎求生。 三年后,辽沈战役打响,看着解放军纪律严明、处处爱护百姓,和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形成鲜明对比,砂原惠心里有了方向,他便以 “张荣清” 的名义报了名,成了一名解放军战士。 在辽沈战役中,张荣清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敢与机敏,锦州攻坚战时,他所在部队负责突破敌军外围阵地,面对密集的火力封锁,他主动请缨担任“弹药输送员”。 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他背着几十斤重的弹药箱,在炮火中穿梭,先后五次往返前线与后方,甚至在左腿被弹片划伤的情况下,仍咬牙完成输送任务,为部队持续作战提供了关键保障。 战后,他因“英勇无畏、保障有力”被记三等功,战友们都亲切地称他“敢拼命的老张”。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张荣清再次主动请战,上甘岭战役期间,他所在部队负责坚守一处高地,美军的炮火几乎将阵地炸成焦土。 一次,阵地上的通讯线路被炸毁,与后方失去联系,他冒着炮火爬出掩体,趴在冰冷的雪地里,手冻得几乎失去知觉,仍一点一点排查线路故障,最终成功接通通讯,让指挥部的指令及时传达到前线,为守住高地立下汗马功劳。 此战后,他再次荣立三等功,部队还专门为他召开表彰大会,称赞他“关键时刻顶得上、靠得住”。 就在部队准备提拔他为副排长时,一次的档案核查让他不幸暴露了身份,工作人员发现他早年经历模糊,反复追问下,张荣清才红着眼眶说出“砂原惠”这个隐藏多年的名字。 身份暴露后,他满心愧疚与忐忑,没想到组织了解情况后,不仅没有排斥他,还安抚道:“你为中国革命流血流汗,不管出身哪里,都是解放军的好同志。”之后,他继续留在部队,负责后勤装备维护,用技术为前线保驾护航。 1955年部队转业后,张荣清被分配到辽宁一家机械厂当技术员,他凭借过硬的技术,多次攻克生产难题,还主动带徒传艺,将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 改革开放后,日本亲属找到他,劝他回日本生活,他却坚定地说:“我在中国战斗、工作了一辈子,这里早就成了我的家。” 2010年,82岁的张荣清在辽宁去世,临终前,他拉着子女的手说:“这辈子最自豪的,就是以‘张荣清’的名字当了解放军,为中国老百姓打了仗、做了事。” 他的墓碑上,“张荣清”三个字格外醒目,括号里的“原名砂原惠”则默默诉说着这段跨越国界的热血传奇,他用勋章证明了忠诚,更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选择正义,便不分国界”的信念。 参考资料: 日籍解放军老兵砂原惠去世,他说:我有一颗中国心.腾讯网
[微风]1948年,一个日本人冒充中国人并加入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中屡次立功,还参
史迹萌报屋
2025-09-30 00:53: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