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上海胜利后,我党准备清算青帮老大。助手问陈老总:“还有个叫顾竹轩的怎么处理?”没想到,陈老总摇摇头说:“这位大亨不能动!” 这话传出去,不少人都犯嘀咕:顾竹轩是谁啊?那是上海青帮 “苏北帮” 的头面人物,1927 年 “四一二” 的时候,亲手抓过共产党人,双手都沾过革命烈士的血,怎么偏偏就放他一马?要想弄明白这事儿,得先说说顾竹轩那矛盾又复杂的一辈子。 顾竹轩 1885 年生在江苏建湖的穷苦农家,16 岁揣着几个铜板就闯了上海,最开始靠拉黄包车混口饭吃,脚底板磨出血泡都不敢歇口气。 后来他拜了青帮 “大” 字辈的刘登阶当师傅,成了 “通” 字辈的大佬。 凭着一股子狠劲和讲义气的名声,他一步步把上海的人力车行业攥在了手里,还开了天蟾大舞台,手下门徒上万,人送外号 “江北大亨”。 那会儿上海的苏北籍劳工,大多得靠他 “罩着” 才不受欺负;可反过来,他也没少靠帮派势力捞钱,手上沾过不少江湖恩怨的血,是个让人又怕又敬的角色。 不过最让人记恨的,还是 1927 年那场政变。当时顾竹轩跟着国民党反动派抓共产党人,不少革命志士就是被他的门徒绑走,最后丢了性命。 可谁也没料到,十几年后面对日本人,这位黑帮大佬倒硬气起来了。 抗战的时候,日军想拉他合作,又是许高官又是给厚禄,顾竹轩一口就回绝了:“我是中国人,绝不做汉奸!” 不光如此,他还暗中帮新四军,偷偷送药品、递情报,连自己儿子顾乃瑾都送去当了新四军的文艺兵。 一边是黑帮的狠辣无情,一边是民族大义前的骨气,顾竹轩的人生就像块掺了沙的钢,让人根本摸不透。 上海解放后,大家清算旧势力的呼声特别高,顾竹轩自己也提心吊胆的,知道当年干的那些事,账迟早要算。可陈毅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没想到。 后来大伙才明白,陈毅的考量特别务实:顾竹轩虽然过去有劣迹,但抗战的时候没投敌,还帮过新四军,算有爱国心。 更重要的是,他在苏北籍劳工里威望高,留着他能分化青帮势力,不至于引发混乱,新政权要的是稳定,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一刀切清算。 就这么着,顾竹轩没被抓,也没被镇压,就是得接受劳动改造,学着放下 “大亨” 的架子,跟普通人一样过日子。 1951 年,他还被聘成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的参事,虽说没什么实权,但也算有了个安稳归宿。 1956 年,顾竹轩在上海去世,临死前还念叨着:“真没想到能有这样的结局,新政府没亏我啊。” 其实顾竹轩的故事,最让人感慨的不是他的黑帮生涯,而是新政权对这种复杂历史人物的态度,不因为他过去的恶就一棍子打死,也不因为他后来的善就抹掉旧账。 陈毅说 “不能动”,绝非放弃原则,而是打破了 “非黑即白” 的刻板偏见 ,留下的是既守住革命底线、又兼顾社会稳定的智慧。 直到现在再看顾竹轩,我们也能明白: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好人坏人榜。 对那些踩着灰色地带走过的人,能看清他们的矛盾,算清他们的功过,才是对历史最清醒的尊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文汇报》:"抗战时期上海地下斗争史料" 、《新民晚报》:"老上海的传奇人物" 《上海档案》:"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录"】
1949年,上海胜利后,我党准备清算青帮老大。助手问陈老总:“还有个叫顾竹轩的怎
春秋说史
2025-09-30 14:42:09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