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栗林忠道”的日本鬼子!很多人还以为,我们打台湾,会是一场速战速决的“高科技”战争。错了!真相是,台军正在把硫磺岛上,那个让美军付出了28000人伤亡代价的“坑道战”战术,原封不动地,搬进台湾的中央山脉!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说起二战硫磺岛战役,很多人只记得那面著名的星条旗,但真正让这场战役载入史册的,是日本将领栗林忠道玩出的“神操作”:把整座岛挖成了蜂窝煤。 这哥们一上任就放弃了传统的海滩死守战术,转而把2.3万大军全塞进了地下,在这座仅有21平方公里的火山岛上,硬是挖出了28公里长的地下迷宫,还建了1500多个火力点。 最绝的是他的战术设计:不死守滩头,让美军轻松登陆,等他们深入后再来个地下突袭。 日军像地鼠一样钻来钻去,打完就躲,美军11万大军被折腾得够呛,每推进一米就要付出一条人命的代价。 这一招太狠了,硫磺岛这么点地方,硬是让美军打了36天,付出了28000人伤亡,而战后美军做总结时都说,这是他们在太平洋战场上遇到的最难啃的骨头。 78年后,这套打法居然可能在台湾“复活”了,台军看中了中央山脉的地形,觉得这320公里的山脊简直是天然的地下要塞,比硫磺岛的条件还好。 他们砸了大把钱在花莲建了个佳山基地,能塞250架战机的超级地下机库,而台东的志航基地更狠,把整座山都掏空了,还在山体内修了条2500米的地下跑道。 整个中央山脉沿线密密麻麻打通了600多个出口,跟民用设施连成一片,简直就是放大版的硫磺岛。 最近网上传出台军的“刺猬战略”,核心思路跟栗林忠道如出一辙:放弃速决,转打消耗战。 他们不光在坑道里囤了半年口粮,还搞了一堆高科技玩意儿,什么无人机蜂群、智能指挥系统,看起来是想把这套老战术现代化。 但问题是,现在可不是1945年了。 老战术遇上新时代,问题就来了,现代战争不是拼谁挖洞深,而是比谁的“眼睛”亮、“拳头”硬。 解放军的侦察卫星能直接看穿伪装,地下空洞在合成孔径雷达面前就像X光片一样清晰。 热成像技术更绝,就连通风口漏出的一丝温度变化都躲不过,这哪还用得着像美军那样傻乎乎地一个洞一个洞去找人? 武器也不是当年那些傻大黑粗的炸弹了,新型钻地弹能穿透6米厚的混凝土,温压弹往通风口一扔,密闭空间里瞬间就成了真空。 而电子战设备一开,地下工事里的通讯系统立马瘫痪,里面的人连外面什么情况都不知道。 最要命的是补给问题,硫磺岛是块火山岩,地下工事能藏不少物资,但台湾是个靠进口吃饭的海岛,封锁一个月,什么油料弹药都得见底。 到时候那些藏在山洞里的战机,就跟博物馆里的模型没啥区别了。 再说说人的因素,硫磺岛的日军都是抱着“玉碎”的决心来的,但台军大多是义务兵,让他们在黑漆漆的地下工事里待几个月,光是心理压力就受不了,试想一下,训练时在地下待几天就快憋疯了,这仗还怎么打? 现在网上有人说,解放军是坑道战的老祖宗,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就玩得溜,越南人后来学会了坑道战,折腾得美军够呛,但他们学的是游击战的精髓,不是这种死守孤岛的打法。 说到底,台军照搬栗林忠道的战术,就像是在玩一场过时的cosplay,现代战争早就从单纯比拼火力,变成了体系对抵体系的较量,再精妙的防御工事,也挡不住时代的车轮。 有意思的是,不少台湾老百姓看得明白,去年岛内移民咨询量暴增40%,普通人不想当这场军事实验的小白鼠,只有那些“台独”政客还在沉醉在几十年前的旧梦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解放军攻台,最大的敌人,可能不是台军,也不是美军,而是1945年,那个叫“栗林忠
木槿论事
2025-09-30 14:42:4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