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惜了。”2020年,北京一名年轻律师因为盗窃超市的盒饭、蛋糕30多次,涉案

在下雒无畏 2025-09-30 15:37:04

“太可惜了。”2020年,北京一名年轻律师因为盗窃超市的盒饭、蛋糕30多次,涉案金额1800元,被发现后配合调查,最后从轻处置,拘役5个月,罚款3000元,后来又被司法局吊销律师执业证。   红星新闻9月30号报道,最近有网友翻出了北京市司法局2023年8月发布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   这份文件一出来就引发了不少讨论,因为被处罚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位年轻的执业律师,她因为在超市多次偷盒饭、蛋糕,不仅被法院判刑,还丢了律师执业证。   这位律师姓刘,1992年出生,河北邯郸人,出事前在北京市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   按理说,能成为律师,得通过法考、经过实习,对法律条文的熟悉程度比普通人高得多,可谁也没想到,她会栽在“偷超市东西”这件事上。   事情要从2020年说起,那年5月到9月,大概四个月时间里,她总去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超市,每次都用自助结账机买单,但结账的时候总会耍点小聪明。   要么挑了盒饭、蛋糕不扫码,要么扫了之后又偷偷删掉,就这么一次又一次,前后加起来偷了30多次,这些东西加起来一共值1800多块钱。   后来超市发现不对劲,查了监控才找到她,报警之后,刘某很快就被抓了。   被抓之后,刘某倒是挺配合,主动赔了超市的损失,也拿到了对方的谅解,还签了《认罪认罚具结书》。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审理的时候,考虑到她有这些从轻处罚的情节,最终判了她拘役5个月,缓刑5个月,还罚了3000块钱。   2023年7月,北京市司法局收到了法院转来的判决书,按照规定开始立案调查。   7月21号,司法局的工作人员找刘某核实了情况,还把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给了她,不过在规定时间里,刘某没提出要听证。   到了8月24号,司法局经过负责人集体讨论,依据法院的生效判决,最终决定吊销她的律师执业证,这份决定书后来也挂在了司法局官网上。   网友们看到这事,讨论的点特别多。   有人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律师明明知道偷窃是犯罪,怎么还会做这种事?   也有人忍不住猜测,她是不是遇到什么难处了?毕竟偷的都是盒饭、蛋糕这类日常吃食,不像为了贪图奢侈品。   有知情人出来说,这就是个偶发事件,希望大家别太盯着不放,她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多给点包容。   了解一下刘某的职业经历,会更觉得可惜。   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能查到,她最早代理案件是在2019年,那时候还是实习律师,参与了一起申请撤销仲裁的案子,虽然最后法院驳回了申请人的请求,但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   是2021年10月,她代理一起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那次她帮原告拿到了胜诉判决,法院判被告给原告付140多万的工程款和利息。   能从实习律师做到独立代理案件,还能帮当事人要回大额工程款,说明她在专业上是有能力的,可偏偏在小事上没守住底线。   说到这儿,也得提一句,现在很多超市都有自助结账机,确实方便,但也有人钻空子,像刘某这样漏扫、逃单的情况其实不少见。   可能有人觉得,一次偷几十块钱的东西,就算被发现了顶多赔点钱,不会有大事,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就像律师李后兵说的,在北京,单次偷2000块钱以上会构成盗窃罪,但就算单次没到这个数,只要两年内偷够3次,同样能立案。   刘某就是典型的“小额多次”,30多次已经远远超过了立案标准,所以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现在大家讨论的,不只是“偷东西该不该罚”,更多的是“一个律师为什么会这么做”。   有人说她是贪小便宜,存了侥幸心理,觉得自助结账没人盯着,多偷几次也不会被发现,也有人猜她是不是那段时间经济困难,连吃饭的钱都紧张,才会想到偷盒饭。   不管是哪种原因,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律师,她比谁都清楚违法的后果,可还是没控制住自己的行为,最后不仅受了刑事处罚,还失去了自己努力多年才得到的律师执业资格,实在太可惜了。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就摆在那儿,提醒着所有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懂不懂法,都不能抱着侥幸心理触碰法律红线,哪怕只是一块蛋糕、一份盒饭,也不能用偷的方式去拿。

0 阅读:35
在下雒无畏

在下雒无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