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抵达一寺庙,映入眼帘的,是132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为

春秋说史 2025-09-30 15:42:03

1938年,日军抵达一寺庙,映入眼帘的,是132名一丝不挂、且没了头颅的日军,为首的指挥官既恐惧,又气愤:“从没见过如此凶狠的中国军队!” 这事的幕后指挥官,正是桂系出了名的硬茬莫德宏。那时候日军仗着武器好,在徐州外围横冲直撞,压根没把中国军队放眼里,可没想到这次栽在了莫德宏手上。 他带着部队把一股日军死死围在废弃寺庙里,打了一场硬仗拿下俘虏后,直接下了道狠令:把这些日军扒光衣服,就地斩首! 有人说这招太残忍,莫德宏却红着眼眶发火:“日军在咱国土上烧杀抢掠,对老百姓比这狠十倍!他们这群畜生,配跟咱谈仁慈?” 这位 1893 年出生的桂系将领,打参军那天起就带着股 “不要命” 的狠劲。 1938 年这场伏击战还只是开始,同年台儿庄战役里,他琢磨出 “变防御为进攻” 的新战术,绕到日军侧翼搞突袭,一仗就干掉几百个敌人,还凭这功劳得了云麾勋章。 到了 1942 年,他更立下惊天大功,指挥高炮部队精准打下日军大将冢田攻的座机。 就这一下,直接让日军谋划好久的 “五号作战计划” 彻底黄了,要知道,抗战里能击毙日军大将的战绩,可没几个人能拿到! 除了台儿庄、打落日军大将,莫德宏还跟着打了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每回遇上硬仗都冲在最前面,后来又拿了宝鼎勋章,成了桂系里响当当的抗日猛将。 但他身上的争议,也跟战功一样大。1938 年处决 132 个日军俘虏的事,后来有人说违反了《日内瓦公约》,可放在当时那处境,谁忘了日军在南京、在华北的暴行? 莫德宏这招,更像是被侵略者逼到绝境后,憋出来的血性报复。 更让他扯不清的是 1941 年,他参与了皖南事变伏击新四军,这成了他一辈子都抹不去的污点。 但就算这样,也没人能否认他在抗日战场上的功劳,毕竟能让日军指挥官喊出 “从没见过如此凶狠的中国军队”,还能击毙日军大将,这样的战绩在抗战史上真没多少。 1949 年后,莫德宏被俘,后来得到特赦,1973 年在广西梧州去世。 他的子女有的留在大陆,有的去了台湾,可不管在哪,都没忘了父亲当年在抗日战场上的那股热血劲。 莫德宏这一辈子,就像抗战史上的一面镜子,有保家卫国的英勇,也有被时代裹着走的争议。 但无论如何,1938 年寺庙中那 132 具日军尸体的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军人对侵略者的满腔怒火,是绝境里也绝不低头的铮铮骨气,这样的历史细节,咱绝不能忘!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抗日战争纪念网——德重恩弘的抗日英雄莫德宏】

0 阅读:0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