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靖宇县一个护林员在老林子里溜达,突然对着棵树“噗通”跪下了,手里半块玉米饼子掉雪地里都忘了捡,只见树上刻着十个大字:“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刻痕深达 3 厘米,像一道永不褪色的印记,在树龄超 80 年的枝干上静静蛰伏了 40 多年。 别小看这几个字,这是 1940 年左右东北抗联战士刻在树上的誓言啊,藏着他们的血性和信念! 那时候日军在东北搞 “归屯并户”,把老百姓都赶到 “集团部落” 里,抗联战士没吃没穿,只能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深山里钻林子、啃树皮,日子苦到了头。 可就算这么难,他们还是在树干上刻下了这句话:“抗联从此过”,是想告诉后人,这片林子曾有战士为家国拼命;“子孙不断头”,是笃定革命精神能传下去,中国人的骨气绝不会断! 一提东北抗联,就绕不开杨靖宇,这位 1905 年出生的河南汉子,1927 年入党后从河南打到东北,5 次被捕受遍酷刑,却半句软话都没说过! 1936 年他当上东北抗联第一军军长,琢磨出 “三大绝招、四快、四不打” 的战术,打过长岗伏击战、岔沟突围这些漂亮仗,还喊出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的口号,把义勇军、东北军余部都拉到一起,成了日军眼里 “最头疼的对手”。 1940 年 2 月的濛江山林,到处都是搜山的日军,杨靖宇因为叛徒告密暴露了位置,可他没退缩,孤身一人跟敌人熬了 5 天 5 夜。 弹尽粮绝的时候,兜里只有草根和棉絮,日军劝他投降,他吼出那句震得人心里发颤的话:“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最后倒在敌人的枪口下,才 35 岁啊! 后来日军解剖他的遗体,发现胃里没有一粒米,只有树皮、棉絮和草根,连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说:“这是大大的英雄!” 现在,那棵刻着字的老松树成了靖宇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学生、军人来这儿停下脚步,摸着深深的刻痕,听当年抗联的故事。 当地政府不光把树列为文物保护起来,还在周边建了纪念馆,杨靖宇的名字更是刻进了城市的骨头里。 哈尔滨有靖宇街,通化有靖宇小学,他的事迹写进教科书,拍成影视剧,连小孩都知道 “有个英雄叫杨靖宇,他用命护着中国”。 护林员发现的不只是 10 个刻字,更是一段被山林守了几十年的记忆。 东北抗联用冻僵的手刻下的誓言,早变成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骨气:只要还有人记得 “抗联从此过”,就永远有人接着写 “子孙不断头”。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源:中国军网《山河血脉|白山黑水碧血丹心》、《东北抗联十四年抗战史》(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3年,靖宇县一个护林员在老林子里溜达,突然对着棵树“噗通”跪下了,手里半块
春秋说史
2025-09-30 15:42:0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