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一天,已辞职赋闲的纪登奎在家里吃饭时,突然头一歪倒在了地上,家人发现他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连忙将他送到了最近的医院紧急抢救。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0年春天,纪登奎在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主动请辞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当时他57岁。这个决定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与当时干部队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调整直接相关。 纪登奎是山西武乡人,15岁参加革命,抗战时期在冀鲁豫地区从事武装工作。1951年毛泽东南下视察途经许昌时,时任许昌地委副书记的纪登奎被安排汇报工作,他脱稿陈述实际情况的作风给毛泽东留下深刻印象。这次相遇成为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之后被提拔为许昌地委书记,逐渐进入高层视野。 在特殊历史时期,纪登奎曾担任重要职务。1969年中共九大上,毛泽东公开称他为“老朋友”,此后他进入中央政治局,1975年出任国务院副总理。但随着时代变迁,他的工作思路与改革开放的新要求逐渐显现出差距。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期间,一些老干部对纪登奎在文革期间的工作方式提出批评。尽管当时他保留了职务,但已意识到自己需要调整角色。邓小平曾出面做工作,强调要以大局为重,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1980年2月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陈云在会上指出,一些思想保守的干部留在领导岗位不利于党的形象。纪登奎随后主动提出辞职,获得批准。辞职后,邓小平与他谈话,安排他转做旅游发展工作。 纪登奎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依然保持务实作风,他调研外国游客在中国的外汇收入情况,组织翻译合资饭店合同,参与筹建北京昆仑饭店、长城饭店等早期涉外酒店。这些工作为中国旅游业起步奠定了基础。 1983年后,纪登奎调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专注于农村政策研究。虽然享受正部级待遇,但他住在内务部街一个普通四合院里,每月租金50元。出差时坚持与工作人员共乘软卧车厢节省开支。 晚年他专注于学术研究,尤其对西方哲学产生兴趣,试图将存在主义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还计划撰写回忆录,系统总结自己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 从革命青年到国家领导人,再到普通研究员,纪登奎的人生轨迹与中国当代政治发展紧密相连。他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命运沉浮,更反映了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探索与转型。 这位老干部晚年淡出公众视野,但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继续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这种角色转换背后的历史逻辑,值得后人深思。 透过纪登奎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治生态的演变轨迹,以及一代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与坚持。这段历史不仅关乎个人命运,更连接着国家发展的深层脉络。
1988年的一天,已辞职赋闲的纪登奎在家里吃饭时,突然头一歪倒在了地上,家人发现
酸酸甜甜小狐
2025-10-01 16:06: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