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蒋介石“姐姐”被抓,她的处决意见上报至北京,周总理亲自去跟毛主席求情留住她的性命,毛主席思索片刻以后,做出了这个决定! 赵洪文国这人,1881年生在辽宁岫岩县一个满族穷家,本名洪文国,嫁给赵玉堂后,两人从啥都没有干起,靠着锄头刨地,攒下点家底,在三道虎岭那边成了小地主。她心眼儿不坏,邻居穷了就分点粮布,乡里人说她靠谱。九一八事变一闹,日本鬼子占了东北,她眼瞅着家遭殃,卖了家当拉起儿子赵侗、赵连俊,凑了支铁血军,专干日军哨所和补给线。队伍在山里钻,借着地势埋伏,抢了不少枪弹,护着村子不被抄家。这段日子,她算得上真抗日骨干。 1934年8月,日军摸上门,抓了她和三百多乡亲,扔进监狱拷打,腰里双枪也没了,她就是不吐同伙。两个月后,有人营救,她爬墙出来,继续拉队伍。抗战打响,她的铁血军名声在外,1940年春,蒋介石在重庆请她,拍了合影,她腰别双枪,报纸一登,“双枪老太婆”就火了。蒋给她军衔,认了姐弟,送钱送枪拉她入伙。她接了国民党援助,带队伏击日军车队,毁了几个据点。抗日这块,她出力不小,日本人悬赏抓她,她总能溜掉。 日本投降了,她没理共产党拉拢,钻进国民党圈子,听蒋介石话,带人围剿解放军游击队。国共谈判那会儿,她手下暗杀了好几名共产党代表,闹出大乱子。新中国刚成立,她不服,聚国民党残兵,在西南山区拉起武装,袭击解放军补给,抢村里粮食,杀了不少干部战士。这下从英雄变对头,搅得当地鸡犬不宁。她的队伍成顽固势力,影响安定,群众恨得牙痒。 1950年2月,她带几百人从四川山里摸到什邡县城,想突袭县政府。解放军179师537团早有准备,一打她队伍就散,她被战士围住,扭胳膊绑手,押进审讯室。屋里灯黄,她坐凳子上,头昂着不交代罪行和同伙窝点。地方部队查清她杀害多名战士干部的账,定死刑,上报北京。周恩来看到报告,想起她抗战功和蒋介石姐弟名分,觉得处决影响大局,就亲自去毛主席办公室陈情,建议宽大处理。 毛主席听完,抽口烟,摇头不同意。他批示罪重必须枪决,维护正义。报告传回,部队执行,她继续关监狱,不认错。群众写信要求处决,反映她后期祸害。她的棉袄里缝着国民党委任状,搜出来更坐实立场。1950年7月16日,她69岁,被押刑场枪决。儿子赵连仲早被枪杀了。她从农妇到抗日名,到顽抗分子,就这么收场。 这事儿说白了,赵洪文国早年抗日志气高,后期站错队,害人害己。她的铁血军在东北山里坚持几年,救了不少乡亲,蒋介石给她委任状,她缝衣里当护身符。可胜利后,她不看大势,带队反共,队伍越拉越大,罪行堆积。被捕时,她还穿那件旧袄,警卫拆开线,抖出文件,证明她铁了心跟国民党走。地方部队调查时,列出她指挥抢掠杀戮的清单,铁证如山。 周恩来求情,基于统战和旧谊,想给条活路。毛主席坚持原则,不杀难平民愤,避免姑息。批示强调法纪,这决定稳了西南局面。她的案子是剿匪典型,体现了新中国对顽固势力的态度。家属没株连,儿媳放了,回辽宁带孙子,保留田产。这政策区别对待,宽严并济。她的故事,提醒人时代变了,选边站队关乎命。 赵洪文国后期在西南,集结上千人,袭击补给线,抢村粮,杀干部战士,成大患。解放军剿匪行动中,她队伍被围,残部四散。她的孙子在儿媳养大,没沾政治边。湘西四川边匪患减,百姓安生干活。这段历史,显示新中国统一决心。她的传说民间传,有人忆抗战,有人骂后期。个人选择,决定下场,她就是活例子。 想想看,她从穷农变富裕,抗日成英雄,蒋介石拉拢她,她站稳国民党脚。可不识时务,坚持反共,落得枪决。毛主席批示善待家属,释放儿媳抚养后代,这人性化处理,接地气。西南剿匪到1951年收尾,她的案子档案留着,当教训。历史不饶人,她后期行为,害了多少无辜,结局也公平。
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2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