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这段有多脏?妙玉将自己用过的绿玉斗递给贾宝玉,此举暗藏着什么意味? 妙玉这个带发修行的尼姑,却有着比林黛玉还过分的洁癖,刘姥姥用过的成窑杯,她嫌脏要扔掉,别人碰过的盆子,她再也不肯用。可就是这样一个严重洁癖患者,却把自己日常喝茶的绿玉斗,递给了贾宝玉。 这也忒大胆了些,要知道,在古代,女子把自己的贴身用品给异性使用,几乎等于表白。 更耐人寻味的是,妙玉给黛玉宝钗用的都是名贵茶具,唯独给宝玉用的是自己天天喝茶的杯子。 当宝玉开玩笑说这是俗器时,她立刻反驳:“这是俗器?我连你用过的杯子都没舍得砸呢!” 这话听着是在生气,细品却别有深意,刘姥姥用过的杯子,她说扔就扔;宝玉用过的,她却小心收好。这份区别对待,连粗心的读者都能看出端倪。 其实,妙玉对宝玉的特殊对待早有征兆。她进大观园时带的行李比黛玉还多,光茶具就装了半年,可见把雅字看得多重。 可面对宝玉,她愿意放下身段讨论佛学,甚至在中秋联诗时主动接黛玉宝钗的句子,单独给宝玉留门。 这次递茶杯,与其说是嫌弃其他茶具不够档次,不如说是借着“雅”的由头,拉近和宝玉的距离。 出家人不能直接表达好感,只能通过器物传递心意。不过,妙玉的矛盾也藏在这杯茶里。 她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能像黛玉那样直白地表达情感,只能把好感藏在茶水里杯子里。当宝玉接过杯子说“那我就不客气了”时,她瞬间红了耳根,赶紧转身去烧水,生怕被人看出破绽。 曹雪芹给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这十个字,道尽了她内心的挣扎。表面上看,她嫌弃刘姥姥脏,要把她用过的杯子扔掉;实际上,她的洁癖是对人划分三六九等的洁癖。 她嫌弃的脏,是穷人生活工作局限造成的所谓穷酸,却不知这种势利本身,就是一种不洁。 相比之下,林黛玉的洁才是真正的高洁。黛玉的葬花词里说“质本洁来还洁去”,她的洁是品格的高洁,如潇湘馆的翠竹般品质高节。除了对宝玉,我们几乎见不到黛玉要求过任何人,她的洁是对自己的道德要求。 妙玉最终的结局是“终陷淖泥中”,据说她被卖到肮脏的地方,委身于枯骨。这个结局与她嫌弃刘姥姥的洁癖形成了讽刺的对比。 而同样沦落风尘的巧姐,却因为王熙凤当年对刘姥姥的恩情,被刘姥姥救出火坑。这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让人不得不感叹作者的精妙构思。 回过头来看妙玉递给宝玉的那只绿玉斗,装的哪里是梅花雪水?分明是一个少女被压抑的心事。 她不敢说我在意你,只能说这杯子配得上你,她不敢说我想多见你,只能说“下回来带些旧书”。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递杯动作里,藏着一个少女所有说不出口的心事,也预示了她悲剧的命运,那么你觉得妙玉此举合适吗?
贾环是宝玉的弟弟,他不想宝玉似的众星捧月,他在贾府里的因为性格不好,所以基本上属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