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笑着就哭了!”在海军舰艇开放活动上,一群孩子竟然跑到导弹发射井上,蹦蹦跳跳

绾玉说 2025-10-02 09:25:49

“笑着笑着就哭了!”在海军舰艇开放活动上,一群孩子竟然跑到导弹发射井上,蹦蹦跳跳的玩耍,官兵看到后,非但不阻止,还牵着小孩的手跳,怕她摔倒了!国泰民安此刻具象化了,网友:当我的盖子合上时,我的孩子在我头上随便踩。但是我的盖子打开时,我看看谁敢踩在我孩子的头上! 青岛奥帆中心码头,一幅画面让无数人笑着笑着就湿了眼眶。海军西宁舰的导弹垂直发射井盖上,几个孩子正把它当成了蹦床,尽情蹦跳嬉闹。 此乃名副其实之功勋战舰,承载着荣耀与使命。它曾远赴亚丁湾,投身护航重任,以无畏之姿捍卫海域安宁,尽显英雄本色。旁边孩子的母亲目睹此景,心中陡然一紧,那紧张之感如潮水般涌起。她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快步上前,试图制止这一幕的继续。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舰上的官兵不仅没拦着,看到一个小女孩差点摔倒,还快步上前,温柔地伸出手护了一下。他对那位紧张的母亲说:“没关系,让孩子玩得开心,注意安全就行。” 这块曾被视为“绝对禁区”的钢铁硬件,怎么就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场?这背后,藏着太多故事。 这块冰冷的钢板,就是一个舞台。它上演的,是一种全新的信任,也是一堂最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开放日五天,超十万人涌来,队伍排出去好几个小时,就是为了能站上这个舞台。 舞台上,有年轻的父亲抱着年幼的女儿,指着舰上的武器,轻声讲解。也有官兵们“硬汉的温柔”,那份守护,不仅仅是对着眼前的孩子,更是对着“祖国的未来”。这份温度,比任何宣传册都有力量。有个小女孩离开时,大声说,她长大以后也想当海军。你看,种子就这么种下了。 这块井盖,也是一面镜子,清清楚楚地映照出今昔对比。 镜子的这一头,是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脸。可镜子的另一头呢?时光倒回1996年台海危机,我们的海军装备落后,情急之下只能搞“陆炮上舰”,用钢索把陆军的火炮硬生生固定在民船上。彼时,莫说拥有这般平整如砥的发射井盖,即便想有一块差强人意的甲板,亦堪称遥不可及之奢望。 一位1977年入伍的退伍老兵,登上现代化的军舰后,激动得直流眼泪,手抖个不停。他的记忆里,守卫海疆靠的是租来的木帆船,柴油不够了还得升起风帆。遇上大风浪,水兵们得用背包带把自己绑在船上,不然一个浪头过来人就没了。 往昔驱逐舰上有一细节令人感怀。彼时水兵登舰,甚至需自行携带一个容量达25升的塑料桶,用以装载淡水,其条件之质朴,可见一斑。为啥?为了省出空间多装点燃料,多一点续航力。 这面镜子,让所有人看明白了,今天孩子们脚下的这份踏实和从容,是前辈们用多少心酸、搏命和牺牲换来的。 这块井盖,更像一个“封印”,完美解释了力量的两种形态。 网络上一则评论热度颇高:“盖子闭合之际,稚子于我头顶肆意踩踏;盖子开启之时,看谁人敢在我孩子头上造次。””这话简直说到了根上。 当井盖闭合,它封印的是数十枚雷霆万钧的导弹,是让任何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底气,这是守护和平的终极力量。有人担心开放会不会泄密,其实大可不必。开放的只是非涉密部分,核心设备早有处理,这种自信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级别的炫耀”。 而当井盖向公众“解封”,这份从容,恰恰源于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闭合,是为了能更安心地打开;而打开所展示的国民凝聚力,又反过来增强了闭合时的威慑力。 河南一位母亲,坐了8小时火车,就为了在雨中能远远地为站岗的儿子撑一会伞。那位老兵的泪水,官兵守护孩子时的微笑,还有井盖上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所有这些画面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从忍辱负重到自信开放的完整故事。 这块导弹发射井盖,是武器,也是丰碑。它沉默地告诉我们:前辈的苦,没有白吃。今天的国泰民安,稳如泰山,就如同孩子们脚下这块坚实的钢铁。

0 阅读:39
绾玉说

绾玉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