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一工人爬上银川一座古塔,意外发现一洞穴放满珠宝,当他伸手准备去掏时,古塔内部竟然堆着好几个流着黑色眼泪的佛头,正盯着自己。 1990年7月,宁夏贺兰县王澄堡村的宏佛塔下,瓦工小李的尖叫划破了午后的宁静。 他刚把上半身探进塔顶暗室,就被二十六尊“流着黑泪”的佛头逼退,脚下一滑,整个人挂在29米高的安全绳上晃荡。 那些佛头脸颊上两道漆黑痕迹,像凝固的泪痕,在塔内昏暗光线下直勾勾“盯”着他,没人能想到,这场惊魂一幕,竟让一座被视作“不吉利”的斜塔,吐出了西夏王朝隐藏近800年的文明密码。 这座被村民称作“比萨斜塔”的佛塔,当时早成了村里的“心病”。塔身倾斜得厉害,最宽处的裂缝能塞进拳头,塔基下的黄土被雨水冲得坑坑洼洼,村长召集村民开会时说; “再不修,说不定哪天就塌了,砸到人咋办?”可老辈人传下来的说法让大家犯怵——这塔是西夏时候建的,刚完工就着了场大火,十几个工匠活活烧死在塔里; 从那以后,塔周围连草都长得稀稀拉拉,没人敢靠近。 凑钱容易找人难,村里几个老瓦工听说是修宏佛塔,头摇得像拨浪鼓,最后还是20岁的小李拍了胸脯:“我不信那些邪,给我搭个脚手架,我上去看看。” 小李当时揣着一把瓦刀、一卷安全绳就上了塔。他后来跟人说,爬到塔顶时腿都软了。 刹顶早塌了,碎砖烂瓦堆里藏着个黑黢黢的洞口,风从洞里灌进来,呜呜地响。“我以为是老鼠洞,想堵上,结果扒开几块砖,里面居然有反光。” 他借着阳光往里瞅,隐约看到一堆卷轴似的东西,还有些亮闪闪的物件,心里嘀咕“莫不是藏了宝贝”,就把安全绳往塔刹钢筋上一拴,探着身子往里够。 可刚看清里面的东西,他就吓得魂飞魄散——暗室里整整齐齐堆着佛头,有的缺了耳朵,有的裂了脸,最吓人的是每尊佛头眼睛下面都挂着两道黑痕,像刚哭过似的,正对着洞口方向。 “我当时就想起老人们说的‘工匠焚塔’,以为是佛显灵了,手一松,瓦刀都掉下去了。” 底下帮忙的村民见小李挂在半空不动,喊了半天没回应,赶紧找了村里的拖拉机,把县文物局的人接了过来。 考古专家王教授第一眼看到那个洞口,就觉得不简单:“这是古塔的‘天宫’,专门用来藏文物的,一般只有重要佛塔才会有。 ”他们搭起临时保护架,借着手电筒光往暗室里照,立刻认出那些卷轴是西夏时期的绢画,佛头的泥塑工艺也带着明显的西夏风格。 “当时塔体已经很危险了,我们决定边拆塔边抢救,再晚一步,这些文物可能就跟着塔一起塌了。” 抢救过程比想象中艰难。暗室里的文物被尘土和霉斑覆盖,绢画一摸就掉渣,专家们只能用毛笔蘸着温水轻轻擦拭; 两千多块西夏文木雕版堆在角落,大部分已经碳化,稍微用力就碎成粉末,队员们只好用宣纸铺在上面,喷上少量水雾,再小心翼翼地拓印。 最让人惊喜的是那几幅唐卡,虽然残破,但色彩依然鲜艳,红色的朱砂、蓝色的石青,还有用金粉勾勒的佛纹; 经过半年修复,最终复原出《炽盛光佛图》和《玄武大帝图》,画面里的人物服饰、器物细节,和史料记载的西夏宫廷风格完全吻合,被直接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至于让小李吓破胆的“黑泪佛头”,专家们后来在实验室里找到了答案; 佛头眼珠使用的是含铅量较高的釉料,经过近800年的高温、潮湿环境,釉料逐渐融化,顺着脸颊流下来,形成了黑色痕迹,并非“显灵”。 而塔内发现的17枚北宋钱币,最晚的是1111年铸造的“政和通宝”,结合塔身木料的年轮检测,最终确定宏佛塔建于西夏晚期(1190-1227年)。 这个时间点,距离西夏被成吉思汗灭亡仅几年时间,这些文物很可能是当时的僧人在战乱前藏进“天宫”的。 如今,宏佛塔遗址已经成了宁夏西夏文化旅游的重要地标,当年出土的文物大部分收藏在宁夏博物馆,其中《炽盛光佛图》常年在“西夏文明”展厅展出,旁边的展板上还印着小李当年的故事。 而小李早已不再是瓦工,他成了遗址的义务讲解员,每次带游客参观,都会指着复原的“天宫”模型说:“当年我要是再胆小点,这些宝贝可能就永远埋在塔里了。 ”这座曾经被视作“不吉利”的斜塔,也从村头的隐患建筑,变成了见证西夏文明与中原文化交融的重要地标,每年都有无数游客来这里,听那段关于“哭脸佛头”与千年宝藏的故事。 主要信源:(银川市人民政府——百年求索探寻文明根脉 宁夏十大考古发现揭晓)
乾隆之所以选择嘉庆当皇帝,原因也是很无奈的。因为在嘉庆之前,乾隆先后选择了5位接
【8评论】【39点赞】
神马
铁木真一顿乱杀,佛祖也只能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