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当地时间10月2日报道,两架美国达美航空公司旗下的支线飞机在纽约拉瓜迪亚机场滑行时低速相撞,一架飞机机翼受损,一人受轻伤。 △达美航空公司飞机(资料图) 据悉,事发客机隶属于达美航空公司的子公司奋进航空公司,纽约州和新泽西州港务局表示此事未对机场运营造成影响。达美航空表示,将配合港务局、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及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这起看似轻微的事故背后,藏着令人心惊的真相。飞机在滑行道上以蜗牛速度移动,机组人员都在驾驶舱内,地面还有引导车指挥,这样的条件下竟然还能相撞?航空安全链条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记得去年此时,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机场共发生近1800起地面事故。这些数字被掩埋在光鲜的航班时刻表下,很少进入公众视野。地面操作环节正在成为航空安全的盲区。 机翼擦碰的瞬间,乘客们可能只感到轻微震动。但若是速度再快些,角度再刁钻些,后果不堪设想。2019年莫斯科机场两架客机地面相撞,最终导致37人受伤的惨剧还历历在目。 达美航空作为全球顶尖航司,旗下子公司却出现如此低级失误。业内人士透露,支线航空公司常面临飞行员培训不足、地勤人员短缺等问题。资本追逐利润的同时,是否正在压缩安全空间? 这次相撞让人联想到今年初肯尼迪机场的类似事件。两架波音客机在滑行时机翼相擦,调查发现是地面引导员与飞行员沟通失误。看似偶然的事故,往往是一连串失误的必然结果。 那位受轻伤的地勤人员,或许正在经历职业生涯最糟糕的一天。但更该反思的是整个系统的运行机制。当机械重复取代了警醒思考,再严谨的流程也会出现裂缝。 航空业正在从疫情中复苏,航班量骤增带来新的挑战。飞行员疲劳执勤、地勤超负荷工作,这些潜在风险都在侵蚀着安全底线。快速发展时更要系紧安全绳。 相撞的两架飞机都是庞巴迪CRJ系列支线客机。这类机型在窄体机场机动时本就存在视线盲区。设备局限性遇上人为疏忽,事故便有了可乘之机。 值得玩味的是港务局的表态:"未对机场运营造成影响"。在效率至上的价值观里,安全警示是否被轻描淡写地带过了?这种态度比事故本身更令人担忧。 每次事故调查都该成为行业进步的阶梯。但愿这次轻微的碰撞能敲响警钟,让所有航司重新审视地面操作流程。安全永远是飞行最坚实的跑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据美国媒体当地时间10月2日报道,两架美国达美航空公司旗下的支线飞机在纽约拉瓜迪
小巷中踱步
2025-10-02 17:18: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