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毛主席诗歌, 𣎴是《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 竟是它……。 正是毛泽东主席最脍炙人口壮丽诗篇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 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 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所作。 全诗以磅礴的气势、 高度的艺术概括力, 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伟大奇迹。 豪情铸史诗,伟力照千秋。 每每读起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总觉一股磅礴之气自胸中激荡而起。 这短短五十六个字, 犹如一部浓缩的史诗, 将人类精神所能抵达的高度, 淋漓尽致地展现于笔端。 你可曾细品"万水千山只等闲"里的那份从容?二万五千里征途,六百余次战役,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场激战,每三百米就有一位战士牺牲。这般艰难险阻,在诗人笔下却化作等闲之事。何等气魄! 看着五岭山脉在诗中化作"细浪",乌蒙山变成"泥丸",忽然懂得什么叫革命乐观主义。现实里战士们草鞋踏破,雪水充饥,诗句中却满是笑对艰险的豪情。这种精神力量,至今仍在激励着我们。 "金沙水拍云崖暖"七个字里藏着多少智慧?1935年5月,红军用七条破船在皎平渡奋战七天七夜,不费一枪一弹渡过天险。这"暖"字既写春江水暖,更写将士们智取金沙后的心头温热。 大渡河上的铁索至今泛着寒光。那场飞夺泸定桥的战役,二十二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攀爬铁链,为大军杀出血路。诗中一个"寒"字,道尽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往事。 最动人的莫过于"三军过后尽开颜"。跨越皑皑雪山,穿过茫茫草地,当终于望见陕北根据地时,那些黝黑面庞上绽放的笑容,该是怎样动人的景象!这"开颜"背后,是九死一生的涅槃重生。 今日重读这首诗,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或许不再有枪林弹雨,但同样需要这种"只等闲"的气度。每一次科技攻关,每一回脱贫攻坚,何尝不是新的长征? 站在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的历史节点,这首诗更像一座精神灯塔。它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腾细浪"的从容,"走泥丸"的笃定。这种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我最喜欢的毛主席诗歌, 𣎴是《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 竟是它……。
小巷中踱步
2025-10-02 22:19:1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