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 哈萨克斯坦突然宣布了! 10月2日,哈萨克斯坦方面宣布,计划在2025年向德国输送170万吨石油。要知道,哈萨克斯坦的主要油田集中在里海沿岸,通过“友谊”管道运到欧洲,每桶成本才5-7美元,比运到中国便宜近一半,加上欧洲市场油价长期比亚洲每桶高出3-5美元,里外里一算,每年多赚十几二十亿美元真不是小数。 这步棋下得够精明,但哈萨克斯坦心里的小算盘,可不止“多赚点钱”这么简单。谁都清楚,这个中亚最大的能源国,这些年一直在能源出口上“左右逢源”——既不想绑死在单一市场,更要在大国博弈里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就说“友谊”管道吧,这条上世纪60年代苏联修的老管道,过去几十年基本是俄罗斯的“专属通道”,哈萨克斯坦能从中分到的运力少得可怜,大部分石油要么低价卖给俄罗斯炼油厂,要么绕远路往中国运,光过境费和运输成本就吞掉不少利润。 2022年欧洲能源危机那阵,哈国就动过心思。当时德国总理朔尔茨特意跑到阿斯塔纳,拉着哈国总统托卡耶夫谈能源合作,双方拍板把“友谊”管道南线的哈国输油量从每年80万吨提到120万吨。尝到甜头后,哈国干脆趁势加码——2025年这170万吨,相当于在两年里把对德输油量翻了一倍还多。这背后藏着个关键数据:哈国财政收入里40%靠能源出口,而2023年通过“友谊”管道输往欧洲的石油,只占其总出口量的12%,比起对俄罗斯35%、对中国28%的占比,欧洲市场明显还有大把空位可填。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还得看俄罗斯的脸色。按道理,“友谊”管道的主控权在俄罗斯手里,哈国要加量,没俄方点头根本行不通。可偏偏现在俄罗斯自己的能源出口路线也在调整——北溪管道被炸后,俄欧石油贸易转到了黑海港口和“友谊”管道北线,南线正好能腾出具纳力给哈国。再说,俄哈本来就是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能源合作早有分账协议,哈国多赚的钱里,俄罗斯也能从管道使用费里分一杯羹,这种“双赢”的买卖,俄方没理由反对。 但哈国也不是没顾虑。去年冬天欧洲天然气价格暴跌,不少能源公司都缩减了采购量,哈国要是一下子把欧洲市场占比提太高,万一未来油价下跌或者欧洲转向可再生能源,手里的石油可就砸手里了。所以它才一边对德加量,一边没停过和中国的合作——2024年刚和中国石化签了协议,把中亚-中国输油管道的运力再提10%,等于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说到底,哈国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能源外交平衡术”:既借着欧洲对廉价能源的需求赚足差价,又通过和俄罗斯的默契维持区域稳定,还没冷落中国这个长期合作伙伴。十几二十亿美元的利润是看得见的好处,看不见的是它在大国之间站稳脚跟的底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刚刚发生哈萨克斯坦突然宣布了!10月2日,哈萨克斯坦宣布计划在2025年向德
【14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