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家长为什么大部分不愿意让孩子到外地上大学? 相信许多在天津长大的孩子们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大都遇到过这样的难题:分再高,也总是会有家人拦着不让去外地念书的事情发生。直接导致许多天津孩子最终选择留在本地读书。到底是父母放不开手?还是天津人固有的恋家情结在发生作用?希望有过相同经历的小伙伴们可以分享一下。 这主要是和天津过往失窃高校,离津后办学水平奇差,造成的刻板印象有关。 例如,原天津工商大学,曾以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创办北疆博物院,培养中科院著名院士袁家骝。如今却是14所部省合办【中西部】高校当中,唯一没有跻身双一流的。 原天津工学院,1971年随着谷纪芳烈士遇害,更名之后。居然于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之际,反倒以现名返津,在天津市和教育部指导下,才克服生源水平实际情况,堪堪位列211高校末流。 创办于1894年的北洋医学堂,1906年的北洋女子师范学院,如今假设不翻看校史,没几个人敢想象,沦落至此。 为国家找到青海盐湖矿,奠定解决钾肥短缺,做出巨大贡献的天津大学矿科,如今泯然众人到了,不翻看1958年天津市档案,你都不知道沦落到了哪里。 特别是协同解决承德市,因为过往乱砍乱伐,支持省会搬迁,导致当地燃料奇缺,方才搬迁的天津石油工业学校,如今彻底沦为高职院校。 这些都家剧了天津市民,对于外省市办学能力的顾虑。
天津家长为什么大部分不愿意让孩子到外地上大学? 相信许多在天津长大的孩子们在高考
高拾光台
2025-10-03 13:16:37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