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到新华社了!”河北邯郸,一男子脑出血后没法劳动,孩子们在院子里装玉米时,大

慢时光的世界 2025-10-03 20:43:02

“火到新华社了!” 河北邯郸,一男子脑出血后没法劳动,孩子们在院子里装玉米时,大人们正愁着地里的玉米没人收,孩子手里的玉米棒还没摆整齐,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杂七杂八的动静。 一开始没人敢开门,毕竟家里正难着,怕又是催事的人,还是最小的孩子好奇,踮着脚扒着门缝往外看,这一看可把孩子惊着了,赶紧回头喊妈妈。 孩子妈妈手里还攥着没剥完的玉米皮,听见孩子喊得急,心里咯噔一下,还以为出了啥不好的事,快步走到门口,手都有点抖地拉开了门。 门一打开,她眼睛立马就红了,门口哪是什么麻烦事啊,是满满一巷子的乡亲,有推着三轮车的,有扛着镰刀的,还有人手里拎着编织袋,都是村里眼熟的人。 领头的是村东头的王大爷,今年都 72 岁了,平时走路都得拄个拐杖,这会儿却精神头十足,看见她红着眼圈,还故意提高嗓门说:“哭啥呀!你家汉子病了,我们都知道,地里的玉米可不能耽误,咱村人凑一块儿,还能让粮食烂地里?” 这话一说完,乡亲们也不等人招呼,各自找活干,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直接往地里去,说先把玉米砍下来装车,女人们则围到院子里,接过孩子们手里的玉米开始剥壳。 屋里躺着的男子听见外面吵吵嚷嚷的,一开始还纳闷,后来听出是乡亲们的声音,挣扎着让孩子扶他坐起来,挪到窗边看。 当他看见王大爷拄着拐杖在地里指挥,看见平时跟他一起下棋的老张头正弯腰掰玉米,看见女人们在院子里说说笑笑剥玉米,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他想喊一声 “谢谢”,可喉咙里像堵了东西,怎么也发不出声。 孩子见爸爸哭了,赶紧递纸巾,还说 “爸爸你别难过,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来帮咱们了,玉米很快就能收完”。 乡亲们干活特别麻利,新华社 2025 年 9 月 27 日的报道里特意提了,这户人家有 3 亩玉米地,平时夫妻俩起早贪黑得忙活四五天,那天乡亲们从早上 8 点一直干到下午 5 点,连歇都没歇多久,就全收完了,还帮着把玉米棒摊在院子里晾晒,怕受潮。 中午的时候,孩子妈妈想煮点面条给大家吃,却被隔壁的李大娘拦住了,李大娘说 “不用麻烦,我们都带了馒头咸菜,赶紧趁天好把活干完,你家汉子还得你照顾呢,别分心”,说着就从兜里掏出用塑料袋装着的馒头,分给旁边的人。 后来新华社记者去村里采访,问乡亲们为啥这么主动来帮忙,有个叫刘叔的村民说 “他平时就是个热心肠,我去年种地时拖拉机坏了,还是他帮我推着去修的,现在他病了,我们来搭把手不是应该的嘛”。 这话听着特别实在,也让我觉得,善良真的就像接力赛,你帮我一把,我帮你一下,日子才能过得暖乎乎的。 现在很多人都感慨说,城里住对门都不知道邻居叫啥,人情味儿淡了,但在邯郸这个小村庄,我们却看到了最淳朴的互助,这种感情不是用多少钱能换回来的。 那位脑出血的男子,后来在乡亲们的鼓励下,每天都坚持做康复训练,医生说他恢复得比预期好很多,说不定明年春天暖和了,就能下地干点摘菜、喂鸡这样的轻活了。 要是当时没有乡亲们帮忙,这户人家的玉米说不定真的会烂在地里,毕竟 9 月底的邯郸偶尔会下小雨,玉米一淋雨就容易发芽发霉,那一家人一年的收入可就没了,男子的心情也得更差,恢复起来肯定更慢。 这件事能被新华社这样的权威媒体报道,就是因为它戳中了我们心里最软的地方,让我们相信,不管社会发展多快,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善意永远都在。 不知道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邻居,或者自己遇到困难时,被陌生人帮过的经历,要是有的话,都可以跟大家说说呀。 信源:新华社 2025 年 9 月 27 日报道《秋收遇困暖人心 邯郸村民互助抢收玉米》,报道中明确了参与帮忙的 23 名村民里有 8 位 60 岁以上老人、劳动时长 9 小时及男子后续康复进展

0 阅读:0
慢时光的世界

慢时光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