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厕所,睡满了人,也不分男女了,挤在一起,横七竖八、蹲坐在地上,天这么冷,套着帽子,蜷缩着身体,泰山又下雨,又湿又脏,隔着屏幕都感觉冷!而且,上厕所都不方便! 有人攒了大半年的年假,专门挑周末凑出三天时间,车票提前半个月抢,登山杖、冲锋衣早早就备齐,哪怕出发前看到天气预报说有雨,也舍不得把计划推翻——毕竟下次能凑出完整时间来,不知道要等多久。 还有人是带着孩子来的,提前跟孩子承诺“要一起站在泰山顶看太阳跳出来”,总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咱们不去了”,只能咬着牙往上走。 更别说那些从外地赶来的游客,有的坐了五六个小时的火车,有的跟朋友约好一起打卡“五岳之首”,大家背着沉甸甸的行李,心里装着对日出的期待,就算山脚下已经飘起小雨,也会安慰自己“山上天气说不定不一样”。 等真爬到半山腰,雨越下越大,风也裹着寒气往衣服里钻,这时候再想下山,要么没力气,要么晚上下山不安全,只能往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凑,厕所成了没办法的选择。 没人愿意在又湿又脏的厕所里挤着,可住宿资源早被抢空了。 泰山旺季的住宿价格本就不低,稍微好点的民宿提前一周就订满,剩下的要么价格炒到几百块一晚,要么就是像那家饭店一样,只能提供椅子、桌子临时歇脚,50块一人的价格不算便宜,但比起在厕所里冻着,已经算“奢侈”。 有游客后来在网上说,当时看到饭店门口排着长队,轮到自己的时候连椅子都没了,只能抱着背包蹲在墙角,比在厕所里好不了多少。 他们不是不知道“白来一趟”,只是心里的执念放不下。很多人对泰山日出的向往,早就不是简单的“看风景”,有人觉得这是“挑战自己”的证明,有人想借着登顶给自己的生活打气,还有人是替家里老人来的——老人一辈子想登泰山却没机会,自己带块老人的照片上来,就算下雨也要往上走。 这种时候,“看没看到日出”已经不重要,“来了、爬了、尽力了”才是他们给自己的交代。 只是这份执念,最后变成了遭罪。 厕所里的地面又滑又脏,有人不小心把行李弄湿,里面的换洗衣物全潮了;有人带着保温杯,想喝点热水暖身子,结果发现水早就凉了;还有人挤在角落里,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想跟家人报平安都费劲。 最让人难受的是天亮后,雨还没停,站在山顶只能看到一片雾气,之前所有的期待都落了空,那种失落比身上的寒冷更让人难受。 其实说到底,不是大家愿意遭这份罪,是旅游里的“身不由己”太多。假期有限、预算有限、期待太高,这些因素凑在一起,让很多人忽略了“天气”这个关键变量,也忘了旅游本该是放松的事,不是硬着头皮完成的任务。 如果能多一点灵活,比如看到天气不好就改期,或者不执着于“必须看日出”,或许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在厕所里冻得蜷缩身体。 旅游的意义,从来不是“打卡成功”,而是过程里的舒适和开心。要是为了一个不确定的风景,把自己折腾得又冷又累,反而丢了旅游的初衷。下次再出门,不如多留点心,看看天气,也看看自己的状态,别让“执念”变成“遭罪”。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泰山归来:1800元买来的人间清醒刚从泰山回来,花了1800块钱,明白了3个道
【1评论】【1点赞】
黑焰火
每到放假了空虚寂寞的人就特别多……他们要得就是这种经历,再发个抖音显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