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东北父母热衷接站? 发现个事儿,在宠孩子这点上,好像东北家长做得最为突出,

摩尔德艾 2025-10-04 05:17:34

为啥东北父母热衷接站? 发现个事儿,在宠孩子这点上,好像东北家长做得最为突出,很多东北父母为孩子的付出,真的有点肝脑涂地的感觉…… 比如,每次出差或者回东北,能看出来接站接机的很多都是父母,很明显都是全家老小齐上阵,有的甚至连猫狗都带来,虽然是接孩子但仪式感也拉满,鲜花、大玩偶等非常常见。似乎,东北孩子在父母眼里的受重视程度,通常都很高。 东北父母见孩子不太习惯拥抱,通常都是握手、搂肩、扒拉脑袋,同时抄起电话大声喊:“接到了,开始炒菜吧!”原来家里人分成了两拨儿,还有一支队伍在家里准备接待工作。各种煎炒烹炸都提前备好,就等着前方一声令下,扎起围裙开干。 或许,这是东北人情味儿的极致体现。 我年轻时候听说有个事儿:只要在北京工作的东北孩子,无论家庭条件如何,父母都会拼命给孩子凑个首付。这似乎成了东北父母义务的底线要求,尽管对东北家庭而言,这个数字可能也很有挑战性。在对孩子的托举方面,东北父母似乎总是不遗余力。 有种说法不知是否准确:给孩子补课的投入,除了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外,全国要数东北,东北要看辽宁,辽宁就要属鞍山。我问过,在鞍山这样的城市,初高中生一对一补课很常见,打听过具体价格,真吓我一跳。虽然绝对价格不比北京等一线城市,但考虑到本地人均收入,那简直令人咋舌。 东北父母有句口头禅:“咱们拼死拼活为了啥?不就为了孩子么!” 从这个角度说,东北的孩子是幸福的。似乎没有重男轻女的感觉,很多女孩在家庭中的地位甚至更高。很多父母对女儿的爱称都是“老儿子”——这就能看出孩子在家庭里的地位。另外,从孩子的穿着看,家长确实舍得花钱,很多东北孩子无论家庭条件如何,名牌运动鞋都是基本配置,背后都是父母的艰辛付出。 很多东北孩子看起来开朗大方,我倒觉得,这可能都是被爱堆砌出来的结果。 东北父母有一种很强的“忘我感”,这点与其他地域区别明显。大概在东北父母眼里,孩子生活得好不好比自己的生活质量重要得多——孩子好,自己就好。有些地方的父母自我意识强,子女好当然开心,要是子女能多做点贡献让父母生活更好,那就更好了。 每次回东北,我都羡慕那些孩子:羡慕他们年轻充满朝气,羡慕他们人高马大,羡慕他们身边那些仰视他们的,来自父母的火热目光。

0 阅读:55
摩尔德艾

摩尔德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