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10月3日报道:“中国利用俄罗斯和北极之间的航道运输货物,进军北极航线。全球航运巨头则重申他们远离北极航道的承诺,指出这一航道虽然距离较短,但不安全也不环保。” 评几句:北极航线对中国的经济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与欧洲的货物往来长期依赖苏伊士运河等传统航线,而北极航线可将航程缩短30%至40%,航行时间减少10至15天——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已实现单程18天的时效,较苏伊士运河航线提速超51%。 在全球地缘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北极航线成为中国保障供应链安全的重要选项。传统航道面临红海危机、运河拥堵、地缘冲突等多重风险,而北极航线通过中俄协作构建起中欧贸易的"第三通道",有效规避了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等咽喉要道的受制风险。2025年中俄合作开发的北极东北航道货运量已突破4000万吨,其中每年输送的1400万吨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及7%的原油进口,显著分散了中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为能源安全增添重要屏障。 全球航运巨头关于北极航道“不安全、不环保”的说法存在明显不合理性:安全层面,北极航道通航条件随冰层融化持续改善,且破冰技术(如中国“雪龙2”号双向破冰船)与导航精度提升筑牢安全屏障,同时该航道避开了传统航线风险,安全性并非弱于传统航道;环保层面,其因航程缩短单航次可减少28.5吨二氧化碳排放(较传统航线降30%),即便存在黑碳影响,也可通过清洁能源、环保装置等技术手段解决,绝非“不环保”;深层看,巨头顾虑本质是短期船队改造投入成本,以及担忧北极航线冲击传统航运利益格局,所谓“不安全不环保”更像是维护既得利益的阶段性借口,而非对航道本身的客观判断。
逮捕中方船长后,法国陆军参谋长警告:做好战争准备!近期,法国海军在本国领海拦
【408评论】【2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