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表示:新当选的国民党主席,新上任的第一天起,就要大声的对台独说不,就要大声

文人学社 2025-10-04 09:57:31

郑丽文表示:新当选的国民党主席,新上任的第一天起,就要大声的对台独说不,就要大声的对两国论说不,就要大声的对民进党当局的错误政策说不! 郑丽文的发言直指国民党内部积弊。她直言,当前党内男性政治人物“哈巴狗式”的附和与“缺钙式”的退缩,已让蓝营失去应有的政治锐度。 这种批评并非空穴来风。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期间,部分国民党候选人面对民进党“抗中保台”话术时,或沉默不语,或模糊表态,导致蓝营基本盘流失。 数据显示,当年国民党在年轻选民中的支持率较2020年下降12个百分点,而这部分群体恰是对“台独”意识形态最敏感的群体。 女将群体的崛起,正在填补这一政治真空。 从马英九时期就以敢言著称的洪秀柱,到近年来在立法机构屡次与民进党“立委”交锋的傅崐萁、赖士葆,再到此次公开炮轰的郑丽文,国民党女将们以行动证明:政治勇气与性别无关。 2025年台立法机构审议“反渗透法”修正案时,国民党女“立委”集体缺席表决,用实际行动抵制民进党操弄“红色恐惧”的闹剧。 这种“用脚投票”的方式,虽引发争议,却也展现出蓝营内部对“反独”路线的重新思考。 民进党当局的“台独”行径,正将台湾推向危险边缘。 2025年3月,赖清德在“过境”美国时抛出“两岸互不隶属”论调,引发大陆方面严厉警告。与此同时,台“国防部”公布的预算显示,2026年度防务支出将占GDP的2.8%,创历史新高。 但这些军费更多用于购买美国过期装备,而非提升自主防卫能力。更讽刺的是,台军“汉光演习”中多次出现“草莓兵”因高温中暑的闹剧,暴露出民进党“以武拒统”的虚妄。 国民党的应对策略,正在经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的转变。 2025年6月,新任党主席朱立伦在就职演说中首次提出“两岸和平发展路线图”,明确反对“台独”与“两国论”,并承诺推动两岸民间交流。 这一表态与郑丽文的呼吁形成呼应。更值得关注的是,国民党青年团近期发起“反独青年联盟”,吸引超过5000名大学生加入,显示出蓝营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正在回升。 两岸关系的现实,正倒逼国民党做出战略调整。 大陆方面始终秉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从未放弃使用非和平手段的权利。 2025年9月,解放军在台岛周边举行“联合利剑-2025B”演习,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进入台东外海,展示出封锁台岛的实战能力。 这种军事威慑与民进党当局的“倚美谋独”形成鲜明对比。民调显示,68%的受访者认为“两岸关系紧张影响生活”,而这一比例在20-29岁群体中高达73%。 国民党的历史责任,在于成为两岸关系的“稳定器”。从连战2005年“破冰之旅”到马英九时期的两岸直航,蓝营曾为台海和平作出重要贡献。 如今,面对民进党当局的倒行逆施,国民党更需要展现政治担当。郑丽文提出的“对全世界说明民进党不代表主流民意”,正是这一责任的体现。 2025年10月,国民党国际事务部组织学者赴欧美说明台湾现状,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对话的政治基础,这种外交努力虽遭民进党抹黑,却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台湾社会的民意基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 2025年11月,台湾“中时新闻网”发布的民调显示,支持“尽快统一”的比例较去年上升5个百分点,达到32%;而坚持“独立”的比例下降至18%。 这种变化背后,是台湾民众对经济现实的清醒认识。当民进党当局大搞“去中国化”时,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赖度却升至43%,创历史新高。这种经济与政治的背离,正在动摇“台独”的社会基础。 历史的天平,始终向正义倾斜。从郑成功收复台湾到当代维护国家主权,中华民族捍卫领土完整的意志从未动摇。 国民党的角色,不应是民进党的“反对党”,而应是两岸关系的“建设者”。 当郑丽文们大声说出“对‘台独’说不”时,她们不仅是在为国民党正名,更是在为台湾的未来开辟一条光明正道。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和平统一才是历史大势,任何分裂行径都注定失败。

0 阅读:0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