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面对媒体提问时承认,尽管有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但真打起来,美国未必

卡哇伊欧安塞 2025-10-04 11:14:45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面对媒体提问时承认,尽管有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但真打起来,美国未必会帮,条约怎么解释还得听美国的。 马科斯的这番话,捅破了一个盟友之间没人愿说的窗户纸。 菲律宾虽然跟美国签了《共同防御条约》,但这份条约的解释权,一直在美国手里。 只要美国一句“这不符合触发条件”,菲律宾就得自己扛。 南海局势越来越紧张,菲律宾不断往前冲。 美军在菲律宾搞演习、修基地、谈协议,看上去架势很大。 真要动手,美国会不会出兵,没人敢打包票。 马科斯其实已经明白这点。 他之前对媒体说过,中国用激光照射菲方船只,这种情况不足以触发条约。 这不是谦虚,是现实判断。 菲律宾确实想借美国这张牌在南海占点便宜,这牌不是随便就能打的。 打出来之后谁跟,谁负责,美方没写死。 而且美国这种“承诺制约对方,保留自己解释”的做法,历史上就有先例。 乌克兰、库尔德、阿富汗,都不是第一次被“战略盟友”晾着。 条约这种东西,关键不在签,而在怎么执行。 菲律宾虽然名义上有条约、有合作协议、有军事基地协议,但没有控制权。 演习能不能打、武器能不能用、冲突爆发时怎么动手,都得看美国脸色。 美国不会轻易为了菲律宾把自己拖进一场与中国的直接冲突。 南海打起来,不只是岛礁争议,是整个地区稳定的天平被打翻。 美国不傻,菲律宾不能装傻。 马科斯虽然嘴上还在说“与美国关系是铁定的”,实际做法越来越谨慎。 他对条约反复强调“必须明确什么情况下才启动”。 这背后就是担心:如果先动手,结果美国不动,那菲律宾就彻底陷进去了。 过去几十年,美国在国际上多次主动撕条约、退出机制。 从巴黎协定,到伊核协议,再到TPP。 说退出就退出,说不管就不管。 菲律宾当然记得这些例子。 表面看是盟友,实则是按需结盟。 有用的时候拉你一起,没用的时候一脚踢开。 尤其是现在,美国忙着选举、忙着中东、忙着乌克兰,不太可能为了菲律宾在南海开战。 所以马科斯表面配合美方搞演习,实际在政策层面一直不敢太激进。 他知道,一旦擦枪走火,最后收拾残局的不是美国,是自己。 美国不是不出兵,是要精算投入产出比。 菲律宾打得起这个仗吗?现在看是没底气的。 菲律宾国内也有人反对过度依赖美国。 前总统杜特尔特就多次强调要“外交自主”。 虽然他有时言辞激烈,但底层逻辑是对的:不能完全指望一个只讲利益的国家来替自己撑腰。 马科斯比杜特尔特更温和,但对美国的警惕,并没有少。 尤其是看清美国说得多、动得少这一点,菲律宾决策层越来越现实。 南海争议归争议,不代表可以无限冒进。 打了第一枪,别人跟不跟?没人能保证。 打错了,还可能给地区带来更大动荡。 而且中国一直提对话、谈判、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这是实实在在的选项,不是空话。 跟中国打贸易打交道,总比跟美国赌命强。 菲律宾如果太依赖军事路线,经济就更离不开中国。 进出口、基础建设、劳务合作,哪一块都绕不开中国市场。 这些现实,马科斯都得考虑。 搞一时强硬很容易,收场的代价更大。 对中国来说,也得看透美国背后的盘算。 美国不是真的为菲律宾利益着想,它是把菲律宾当一颗棋子。 棋子能不能上桌、上桌多远,完全取决于美国战略方向。 一旦这颗棋子引发麻烦,美国可以随时撒手不管。 所以中国不能被表面军演吓到,也不能被美菲言论牵着走。 关键要抓住实质,对话能谈就谈,不能让菲律宾彻底滑向对抗路线。 可以用更多人文交流、海上合作、渔业协定来缓解紧张。 不逼菲律宾选边,而是让它看到,跟中国走合作路线才是真出路。 只要不打第一枪,就还有和平的可能。 马科斯说的那些话,反倒说明他没想真动手。 也说明他心里清楚,美国靠不住。 那就别拿虚假的承诺,换真枪实弹的冲突。 参考信息: 《马科斯称中国激光行为不足以触发美菲防御条约》·参考消息·2023-02-15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卡哇伊欧安塞

卡哇伊欧安塞

卡哇伊欧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