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推出商业水下数据中心,预计冷却能耗将减少 90%】
(汤姆硬件)中国公司海兰信正在上海附近建造一个服务器舱,该舱将沉入水下,以降低数据中心的冷却功耗。据《南华早报》报道,海兰信预计将于10月将水下服务器舱投入使用。这些服务器将投入商业运营,中国电信等国有机构将是首批客户之一。
这并不是第一个水下数据中心项目;微软于2024年在苏格兰海岸完成了自己的实验。尽管微软表示从该项目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它并没有继续进行该系统的商业部署。
另一方面,中国已于2023年在海南启动了自己的水下项目,目前仍在积极推进。上海项目将是中国第二个水下中心,但将是第一个拥有客户的水下中心。
使用海水冷却数据中心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幅降低冷却成本。“水下作业具有先天优势,”海兰信副总裁杨晔告诉《晨报》。杨晔还表示,这将使冷却能耗降低约90%。海兰信还表示,其95%的能源需求将来自可再生能源,从而进一步减少其碳足迹。
海兰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水下数据中心的实际竣工比最初预想的要困难得多,”参与上海项目建设的工程师周军说道。
盐水和电子设备不相容,因此该公司必须采取特殊预防措施来保护其系统。Highlander 采用的一项技术是使用玻璃鳞片涂层来保护钢制舱体免受腐蚀。它还将设有一个海面以上部分,作为维护人员的出入点。
虽然将数据中心置于水下有助于降低其功耗,但一些专家担心持续的热量输出会导致海洋变暖。赫尔大学海洋生态学家安德鲁·万特告诉《南华早报》,目前对此的研究还不够。
尽管如此,Highlander 声称,对其测试项目的独立评估表明,温度变化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随着数据中心规模扩大,达到兆瓦级和千兆瓦级,热污染将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