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28日,西柏坡,毛主席破例出门迎接粟裕,朱德站在门口,愣住了,连手都忘了抬。陈毅在旁边小声咕哝了一句:“这事,真罕见。”在党中央高层里,谁都知道,毛主席从不亲自出门迎人,就算是周恩来也不例外。可这次,为了粟裕,毛主席笑着快步迎上前,打破了这个惯例。 一个从不出门的领导,为什么破例出门迎接粟裕? 粟裕这人,从小在湖南会同县长大,家里穷得叮当响,靠着锄头和泥巴过日子。1926年他才19岁,就考进师范学校,那时候新思想满天飞,他一头扎进去,很快就入了党。南昌起义一打响,他扛着枪就上阵了,部队南撤广东,他留在丛林里搞游击,摸黑袭击敌哨所,缴了弹药和粮食,练就了一身硬本事。 进红军后,粟裕从连长干起,很快就升营长。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仗打得凶,他带队在山道上设伏,士兵们趴草丛里等着,敌军一进射程就开火。长征前,他指挥掩护主力过河,战士们搭浮桥,一拨拨人马趟水过去。他那时候就显出指挥眼力,步步为营,不乱阵脚。 抗日时期,粟裕跟新四军北上,管江南地盘。他在敌后开根据地,部队砍树枝搭营寨,穿越沼泽地带,硬是站稳脚跟。黄桥战役一开打,他用望远镜盯着战场,指挥炮兵调角度,部队冲上去,干掉国民党顽军好几千人。这仗不光打了胜仗,还壮大了抗日力量,让根据地稳如磐石。 解放战争开头,粟裕当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带队打苏中、宿北那些硬仗。苏中七战七捷,他骑马转阵地,指着地图上的河道,让部队分路包抄敌后路。宿北那场,他蹲战壕边,比划包围圈,夜里部队推进,断了敌退路。到1948年春,他管的中原战场,部队列阵平原,士兵擦枪备战,他成了关键人物。 那年春天,中央指示粟裕带主力南渡长江,打开江南线。这指示毛泽东亲自定的,目的是分散敌军,加速解放。粟裕在前线指挥部看电文,眉头一皱,没急着回话。他琢磨了好几天,主力一走,中原兵力就薄了,国民党说不定反扑,部队刚打完仗,状态不稳,渡江容易吃亏。 他提笔写信,把分析写得条条是道:敌主力没崩,南下时机不对,建议中原集兵打歼灭战,先削敌骨头。第一封信压抽屉三天,没发。第二封加了情报,敌调动迹象,后勤情况。第三封强调渡江补给线长,易断。他寄出没几天,西柏坡回电:请粟裕和陈毅来一趟,当面谈。 粟裕收拾材料,跟陈毅出发,翻山越岭,路颠簸。过阜平时,春风吹桃花落,他站住脚,说了句像江西。陈毅拍他肩膀,继续赶路。4月28日到西柏坡,村子小,空气土腥。还没近住所,毛泽东就出门了,身后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刘少奇站着。朱德愣了,手没抬,陈毅小声说罕见。 毛泽东从不亲自出门迎人,周恩来也不例外,这次破例,快步上前,笑着握手。粟裕上前紧握,毛泽东拍肩,说他黑了,打仗辛苦。陈毅在一边笑。进屋坐下,毛泽东让粟裕坐右手边,这在会议上少见。大家喝茶,毛泽东忆江西游击,粟裕说多亏指点。 正事上,粟裕摊材料,不念稿,直说南下不是时候,敌没崩溃,主力走中原防线漏,建议豫东打大仗,歼敌十万二十万。毛泽东问规模,粟裕指地图,鲁西南口袋阵,歼三十万可能。屋里静了,朱德烟斗停,周恩来翻本,刘少奇想,任弼时看。毛泽东点烟,说喜欢这主意。 会议推进,任弼时补南线,周恩来提后勤,刘少奇提醒国民党反扑。粟裕加部署细节,纵队联络,预备队位。毛泽东比划态势,敲地图。几小时后,定南下暂缓,中原集兵,打决定性仗。粟裕捏拳,毛泽东说报告扎实。大家笑,粟裕眼红,腰挺直。 出门天黑,风凉,陈毅调侃,粟裕摆手。这会议没照片没录像,但历史记住了那握手,信任加责任。粟裕十四年没见毛泽东,上次长征前,印象里瘦高个灰衫。这次见面,战略转折点。 粟裕三次建议,都直陈中原打大仗。第一封1月22日,第二31日,第三4月18日。他分析敌我军政经社地利弊,抱着党的事业负责。中央采纳,淮海战役蓝图就出来了。毛泽东后来在会上说,淮海粟裕立第一功。 淮海战役从这开始,部队调整,11月6日开打。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围黄百韬兵团十万,在碾庄。部队夜行军,跨田埂,包围。11月16日全歼,粟裕看缴文件,清残敌。第二阶段,他和张震电告中央,扩大范围,围黄维兵团。 双堆集设伏,战士挖壕堆沙袋,12月15日总攻,炮响步冲,歼十二万。粟裕赶前线,看烟尘,下马查伤员。第三阶段,围杜聿明集团,陈官庄布阵,拉网切补给。1月10日覆灭,全歼五十五万。这仗奠基解放,粟裕功劳大。 新中国后,粟裕当副总参谋长,管国防。他批文件,翻图纸,讨论整编。1950年指挥渡江后,巡视南岸,指挥搭桥,车渡河。1955年授大将,站领奖章,胸闪光。晚年写回忆,查旧地图,标战场,至1984年2月逝世,76岁。
74师覆灭后,打扫战场的结果把粟裕吓一跳,陈毅:俘虏一个不准放。孟良崮一战后,国
【3评论】【2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