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刀郎没想到 就连乌鲁木齐文旅也没想到 这次刀郎来开演唱会,竟然 让乌鲁木齐直接迎来泼天的流量!热闹的像过年一样!有歌迷包飞机,有歌迷包动车,还有歌迷骑自行车,骑摩托车,还有走路来的,都为来乌鲁木齐为刀郎助阵!这阵仗,不得不说,刀郎的力量真是太强大了! 你去乌鲁木齐街头转一圈就知道,最近这股热乎劲儿,比盛夏的太阳还灼人。大巴扎门口的LED屏循环放着刀郎的歌,地铁站里随处能听见有人哼《西海情歌》,就连路边卖烤包子的大叔,都能跟你唠两句“刀郎演唱会那天,我家丫头提前仨小时就去排队了”。那些包飞机、包动车的歌迷不算新鲜,最有意思的是刷到个视频,几个小伙子从甘肃骑摩托车来,头盔上贴着刀郎的贴纸,车把上挂着馕,说“骑了三天两夜,就为了现场听一句‘等你怜悯的一句肺腑之言’”;还有本地的大爷,说自己走路去体育馆,“不远,就五站地,走过去正好热热身,听刀郎的歌得有这股子认真劲儿”。 这流量哪是凭空掉下来的?刀郎的“强大”,从来不是现在的网红流量能比的。他不是靠综艺炒出来的,也不是靠粉丝刷出来的,是一首首歌扎在老百姓心里扎出来的。你想啊,十几年前《冲动的惩罚》《2002年的第一场雪》火的时候,不管是街边小店还是出租车里,到处都是他的声音。那时候听他歌的人,现在有的成了上班族,有的当了爸妈,这次来乌鲁木齐,哪只是看一场演唱会?是来赴一场青春的约,是把藏在歌里的那些年的心事、回忆,都拿到现场去“晒一晒”。 乌鲁木齐文旅没想到,也正常。之前不少地方搞文旅,要么靠网红打卡点,要么靠明星代言,总想着“搞个大新闻”,可大多是热闹几天就没影了。这次不一样,刀郎就像个桥梁,一头连着无数人的青春情怀,另一头连着乌鲁木齐的烟火气——歌迷来了,听完演唱会,总得去吃碗手抓饭,逛趟大巴扎,看看天山的雪,感受一下新疆的热情。不是文旅“蹭”了刀郎的热度,是刀郎的真诚,撞上了乌鲁木齐的实在,俩好凑一好,才把这“泼天流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热闹。 可话说回来,这流量能不能留住,才是关键。现在很多地方抢流量抢得头破血流,可抢来了之后呢?要么服务跟不上,歌迷来了找不到住的地方,要么就是除了演唱会没别的可玩,转头人家就忘了。乌鲁木齐这次幸好有底子,烤包子、羊肉串、大盘鸡的香味能留住人,大巴扎的热闹、天山的壮美能打动人,再加上本地人那股子热情——听说演唱会散场那天,不少出租车师傅主动给歌迷打折,说“欢迎来乌鲁木齐,下次再来听刀郎”。这种真诚,比任何宣传都管用。 说到底,不是刀郎“带火”了乌鲁木齐,是刀郎的歌里有普通人的情感,乌鲁木齐的城里有让人舒服的生活,两者碰到一起,才让这场演唱会变成了一次“双向奔赴”。歌迷来赴青春的约,也爱上了这座城;乌鲁木齐因为一场演唱会被更多人看见,也用自己的方式留住了这些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不仅刀郎没想到 就连乌鲁木齐文旅也没想到 这次刀郎来开演唱会,竟然 让乌鲁木
文武互娱
2025-10-05 04:55:11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