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各大港口如临大敌,严查必和必拓铁矿石,一律不予接收!看来,中方是铁了心要给澳大利亚立个规矩。近期,国内各大买家被要求停止购买必和必拓任何以美元计价的海运货物,甚至连已在运输途中的货物也在此次限制范围内。 9 月 30 日起,国内各大港口的铁矿石查验流程出现调整。必和必拓旗下货轮抵达后,需额外提交结算货币证明,凡标注美元计价的单据一律不予放行。 已在印度洋航行的货轮接到通知,需变更结算方式才能正常清关,部分船只因此在锚地等待。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同步下达指令,要求国内买家暂停与必和必拓的美元结算订单,这一举措迅速传导至全球市场。 必和必拓的股价在消息公布当日开盘暴跌 6%,市值蒸发超百亿美元。 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矿企,其 85% 的铁矿石出口依赖中国市场,突然的限制让企业紧急启动应急预案。 澳大利亚国库部随即下调 2025-2026 财年经济增长预期至 2.1%,因铁矿石占该国对华出口的 62%,此次限制直接影响其 GDP 的 1.2 个百分点。 总理阿尔巴尼斯公开表态称 “令人失望”,强调 “出口畅通对两国都有利”,却未得到中方直接回应。 中方的行动有着扎实的布局支撑。 多年来,中国一直在推进铁矿石进口多元化,巴西淡水河谷的对华出口占比已提升至 35%,阿根廷、南非等国的高品位铁矿也进入供应链。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预计年底投产,设计年产能 1.2 亿吨,足以替代部分澳大利亚货源。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成立更整合了国内采购力量,改变了过去分散谈判的局面,议价能力显著提升。 这场调整的核心指向结算货币。 中方明确,必和必拓若想恢复正常贸易,需采用人民币结算。目前少量现货交易已开始试水新方式,符合要求的货物可正常清关。 这一安排并非首次尝试,此前在原油、液化天然气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已逐步提升,铁矿石领域的突破成为大宗商品货币多元化的重要一步。 全球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为行动提供了契机。 受钢铁需求疲软影响,铁矿石价格从高点回落超 25%,美国、印度等国还对钢铁产品加征关税,让澳方的高价策略失去支撑。 必和必拓的铁矿石开采成本仅十几美元,却长期以百倍价格出售,这种价差让中方加速推动贸易规则重构。 此前曝光的商业间谍案更显示,澳方曾通过不正当手段维持定价权,这也成为中方强化贸易管理的原因之一。 中国企业的海外布局进一步夯实了底气。 在澳大利亚本土,中企持有部分矿产权益,形成天然制衡;在非洲、南美,投资建设的矿山与运输线路已形成网络,海外权益矿产规模持续扩大。 这些布局让中国在贸易谈判中拥有更多选择,不必依赖单一供应方。 行动始终保持着克制与分寸。中方未全面禁止必和必拓的铁矿石交易,而是通过结算货币调整传递信号,为恢复合作预留空间。 这种有节制的举措既表明立场,又避免了贸易关系的彻底破裂,体现了务实的合作态度。 澳大利亚矿业界已出现松动,部分企业开始与中方沟通人民币结算细节,市场期待双方能尽快找到平衡点。 这场贸易规则的调整,本质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缩影。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每年吞下全球 75% 的海运量,理应在贸易中拥有更多话语权。 人民币结算的推进不仅能降低金融风险,更让大宗商品贸易更加多元包容。必和必拓的遭遇或许会成为一个开端,推动更多资源类贸易走向公平合理的新秩序。 当港口的查验流程恢复常态,变化已悄然发生。 贸易规则的重塑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但每一步调整都在推动全球资源贸易更加平衡。中方的行动不是为了对抗,而是为了构建更可持续的合作框架,让贸易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共赢。
为何我国叫停澳大利亚铁矿石,理由有六:第一,必和必拓的矿砂质量下降。第
【22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