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中国这几年是真的越来越有底气了,连一向眼高于顶的美国,对中国的态度都悄悄变了味儿,不再是之前那种说制裁就制裁、说加税就加税的强硬劲儿,反而有点 “服软” 的意思。 尤其是在大豆这事儿上,特朗普和他的财长贝森特最近可是明里暗里放了不少话,就盼着中国能松口恢复采购。 要搁以前,美国哪会是这副模样?2025 年特朗普刚开启第二任期,就拿芬太尼当由头,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 10% 关税,后来还嫌不够,又追加了 10%,一副我想怎样就怎样的架势。 中方自然不能惯着,立马反制,3 月份就宣布对美国大豆加征 10% 关税,还暂停了 CHS Inc. 等 3 家美国企业的大豆输华资质。 要知道,中国可是美国大豆最主要的买家,过去常年消化掉他们一半的出口量,这一下等于直接断了美国豆农的财路。 可美国没想到,这关税大棒挥出去,最先砸痛的是自己人。2025 年秋天美国大豆收获季一到,麻烦就来了。 豆农们地里的大豆是丰收了,仓库却堆得满满当当,订单却少得可怜,不少人都是这辈子头一回在没中国订单的情况下收庄稼,急得在社交平台发视频诉苦,说多收了三五斗反倒成了愁事儿。 大豆价格跟着暴跌,美国大豆协会会长拉格兰实在扛不住,直接给特朗普写了信,逼着政府赶紧跟中国谈,不然豆农们真要活不下去了。 更让美国闹心的是,阿根廷还趁虚而入,取消了谷物出口税,把大批大豆卖给中国,等于硬生生抢了美国的饭碗,这事儿连贝森特收到的内部短信里都提了,说中国这下更有筹码了。 这边豆农急得跳脚,那边美国的经济数据也不太行。2025 年 2 月非农就业新增只有 15.1 万人,没达到市场预期,失业率还涨到了 4.1%,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都悄悄下调了美国的经济增速预期,最高从 2.4% 砍到了 1.7%。 这种时候,能拉动农业出口、缓解国内压力的中国市场,就成了美国不得不抓的救命稻草,之前的强硬自然就绷不住了。 最先松口的是财长贝森特,这老兄可是特朗普的核心经济顾问,当年还是特朗普的顶级筹款人,参议院全票通过让他当财长,说话分量极重。 4 月份他就公开说,希望跟中国达成一份新的贸易协议,还承认跟中国的关税战很快会降温,那些动辄上百的关税根本维持不下去。 到了 5 月份,他更直接,说预期中美贸易谈判几周内就有进展,字里行间全是盼着中国能给个台阶下的意思。虽然没明说 “给面子” 这仨字,但那股子急切劲儿藏都藏不住。 毕竟他自己提的 “3-3-3” 方略要实现 3% 的 GDP 增长,农业这块儿要是掉链子,根本没法交代。特朗普虽然没像贝森特那样频繁开口,但态度也很明确。 5 月份中美在日内瓦谈经贸的时候,他直接让贝森特当美方牵头人,跟中方敲定了暂停大部分关税的共识。会谈一结束,美国就赶紧发布行政令调整关税,生怕晚了中国改主意。 特朗普以前可是把关税当成灵丹妙药,说能重建制造业、提高工人收入,现在主动松口,说白了就是扛不住国内的压力,尤其是农业州的选票压力,毕竟豆农们的抱怨声早就传到白宫了。 有意思的是,美国这边一边求着中国买大豆,一边还没完全放下架子,7 月份又对中国阳极级石墨加征反倾销税,把实际税率提到了 160%。 但这种小动作更像是虚张声势,毕竟真要把中国惹急了,大豆的事儿更没指望。 而且中方也不是任人拿捏的,之前早就通过进口多元化,把采购重点转到了巴西、阿根廷,还建了战略储备,就算不买美国大豆也不愁供应。 反倒是美国,大豆库存越堆越多,要是中国一直不恢复采购,受损的只能是他们自己。后来的事儿更能说明美国的心态。 7 月底中美在斯德哥尔摩谈第三轮会谈,贝森特那边直接松口,说只要贸易失衡改善,对等关税还能再降,还主动把暂停关税的期限又延长了 90 天。 消息一出来,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直接飙升了近 300%,不少美国媒体都看明白了,这哪儿是美国给中国 “优惠”,分明是有求于中国市场。 连 IMF 都站出来说,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到 4.8%,很大原因就是中美关税降了,中国经济活力起来了,反观美国,还在为增速放缓发愁呢。 其实说到底,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转变,根本不是因为他们突然想通了要公平贸易,而是中国真的强大了,手里有了话语权。 现在特朗普和贝森特天天盼着中国恢复采购大豆,说白了就是想让中国帮他们解农业的燃眉之急,帮美国经济 “搭把手”。 只是他们大概也明白,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只能被动应对的角色了,想让中国买大豆,就得拿出真诚意,光靠嘴上喊 “给个面子” 可没用。 毕竟美国豆农的困境,说到底是特朗普自己发动贸易战砸出来的坑,要填坑,还得看中国愿不愿意伸手,而这主动权,早就攥在中国手里了。
日媒道出了真相!日本表示,对于中国的反制,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10月11日,日经
【50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