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打仗就是一门生意,大量的公司和企业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诞生的,还有的是在战争中发展壮大的。 福特汽车1903年成立,虽然成立于战前,但一战使其“流水线”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得到了验证和放大。福特为战争生产了大量的汽车、卡车、坦克和飞机发动机,奠定了其汽车帝国的地位。 通用汽车1908年成立,同样在战前成立,也是通过在一战期间为盟军生产车辆和装备,迅速扩张,并在战后通过多品牌战略超越了福特。 波音1916年成立,创始人威廉·波音在一战期间看到了航空业的未来。公司最初是专门给美国海军生产训练机,这为波音在日后成为航空巨头奠定了基础。 杜邦成立的早,1802年成立,一战也是他的转折点,杜邦在一战中是美国政府最大的军火供应商,提供了约40%的盟军弹药。巨大的利润和化工技术积累,使其在战后得以转型为多元化的化工巨头。 战争对燃料和化工产品的巨大需求,刺激了德克萨斯、加利福尼亚等地石油公司的繁荣,许多以后的大型石油公司都是在此阶段积累了原始资本。 一战催生了大规模的、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推动了汽车、航空、石化等重工业的飞速发展,这些行业成为了美国经济的支柱。 二战前后是美国科技革命与军事-工业复合体的形成的关键节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科技浓度最高的战争之一,它直接催生了电子、计算机、航空航天和核能等全新产业,其影响延续至今。 洛克希德·马丁,前身洛克希德公司,1912年成立,在二战中崛起、诺斯罗普·格鲁曼1939年成立、雷神1922年成立,在二战中转型。这些公司为美军生产了海量的飞机、雷达和导弹系统,是日后的“军事-工业复合体”的核心成员,并一直延续至今。 惠普1939年在车库中成立,二战期间为美国军方生产电子测试设备,获得了第一桶金和声誉,奠定了在硅谷的地位。战争对雷达、声呐、通信设备的需求,催生了波士顿“128号公路”和后来加州“硅谷”的早期电子产业生态。 辉瑞1849年成立,二战也是其转折点,战争需要大量青霉素,辉瑞成功研发了深罐发酵技术,成为全球最大的青霉素供应商,并由此转型为现代研发型制药巨头。强生、百时美等公司也因战争对医疗物资的巨大需求而急剧扩张。 二战对美国的最大遗产是以国家力量推动的尖端科技研发,直接催生了电子、计算机、喷气式航空和核能等新兴产业,为战后美国科技全球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次世界大战对美国企业的影响是颠覆性的。它们不仅是残酷的战争,也是技术的加速器、新产业的孵化器和商业模式的改造者。从大规模生产到大众消费,再到高科技革命,这些在战火与变革中诞生的公司,共同塑造了20世纪的美国经济面貌和全球竞争力。
在美国,打仗就是一门生意,大量的公司和企业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慕然初心
2025-10-06 10:15:27
0
阅读:32
用户15xxx47
自古以来,北美就是我大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固有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