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吃绝 户!”四川南充,一29岁女子智力低下,她父亲工伤离世,赔偿了90多万,再加上继承外公外婆的20多万遗产,女子一下子有了百万身价,父母两边的亲戚都眼馋这笔钱,2个姨妈和2个伯父为了争女子的监护权打破了头,对簿公堂,法院判决大大出乎意料。 在四川南充,一笔超过百万元的意外财富,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将29岁的智力障碍女子小艳卷入了人性与利益的漩涡中心。 然而,当她的亲人们为此对簿公堂时,法院作出的一份判决,却以其精妙的制度设计,为我们展示了法律如何能超越简单的权利归属,成为一座主动防范人性贪欲、守护脆弱生命的坚固堡垒。 小艳的人生,自伊始便荆棘满途。命运的齿轮甫一转动,坎坷便如影随形,似一张无形大网,将她紧紧笼罩,前路满是未知与艰难。 经认定,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心智发育状况着实堪忧,存在严重迟缓迹象,生活或许面临诸多挑战,着实令人心生怜悯。她的家庭同样脆弱,母亲亦有智力问题,而作为家庭支柱的父亲何某,也曾因腿部残疾而行动不便。 一家人的生活,长期依赖政府的微薄补贴与父亲不稳定的工作收入勉力维持。2023年,一场工伤事故夺走了父亲的生命,悲剧却意外地带来了命运的转折。 超过90万元的赔偿金,加上从外祖父母那里继承的20多万元遗产,让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瞬间拥有了百万资产。然而,这笔财富并未成为小艳未来的保障,反而让她成了一个被觊觎的“目标”。 迅速出现在小艳生活中的,是她此前并不亲近的两位姨妈和两位伯父。他们一反常态地表现出极大的“关切”,并为谁能成为小艳的监护人而激烈争吵,最终闹上法庭。 庭审现场,亲情的话术与利益的暗流交织。伯父方依据传统的宗族观念,强调自己作为何家同姓血脉的正当性,将小艳的姨妈们斥为“外人”。而姨妈方则毫不留情地直指对方“见财起意”,真实目的是小艳名下的百万财产。 这种相互攻讦的场面,让法官清醒地认识到,将小艳和她的财产完整地交给任何一方,都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面对这个棘手的局面,法院没有简单地在四位亲属中“选优”,而是展现了高超的司法智慧,对“监护权”本身进行了一次精妙的“解构手术”。它将这一完整的权力拆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模块,并巧妙地分配给存在利益冲突的各方。 首先,生活照料权归于姨妈。判决明确小艳主要随姨妈生活,保障了其日常起居的稳定。同时,判决附加了一项关键禁令:姨妈不得将小艳送往养老院。这一规定堵死了她们“甩包袱”的可能,确保了亲身照料的责任。 其次,情感维系与监督权赋予伯父。伯父们被授予每周探视并将小艳接回家过周末的权利。这不仅维系了父系亲属的情感纽带,更重要的是,这种常态化的接触使他们成为了小艳生活状况最直接的“监督员”。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财产权被置于“四人共管+社区监督”的保险箱中。法院判令四位亲属共同设立一个专用银行账户,任何单方都无权擅自动用资金。而点睛之笔在于引入了“社区”这一中立的第三方进行监管,彻底杜绝了他们合谋侵吞财产的可能。 信息来源:安徽商报—四川29岁智障女子继承百万遗产后,两姨妈两伯父为争夺监护权对簿公堂。法院:4人共同担任监护人,设立银行账户,对财产共同管理—2025-10-05 09:54
“都想吃绝户!”四川南充,一29岁女子智力低下,她父亲工伤离世,赔偿了90多万
月鹿一鹿前进
2025-10-06 12:50:5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