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钱学森在中关村大街散步时,碰到一个乞丐向他乞讨。当钱学森仔细一瞧,却大惊失色,乞丐居然是自己的老师。被认出来后,乞丐却挥着手,让钱学森不要理他,离他远远的。 钱学森的手就那么僵在半空,嘴唇微微颤着,眼圈也红了。 他张了张嘴,却一句话没说出来。 叶企孙也看见了他,不等钱学森靠近,他猛地挥了挥手,声音低哑又急促: “你走!别管我,我求你了!” 那一刻,钱学森像是被什么重重地击中了。 他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在街头,用这样的方式,见到这个曾经为中国物理学撑起半边天的人。 其实早在上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对叶企孙心怀敬意。 那时候他还在美国留学,正犹豫着该不该转学物理系,就是叶企孙一封信点醒了他。 “你要为国家做事,就必须走科学的路。”短短一句话,彻底改变了钱学森的人生轨迹。 而叶企孙呢?他早年是顶天立地的教育家、科学家,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创始人。 比起讲学,他更擅长“识人、育人”。 华罗庚、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 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都是他挖掘出来的。 “只要学生有才,我可以给他全部。”这不是空话,他真就是这么做的。 但很快,事情就变了。 1966年,因为当年支持学生奔赴冀中根据地。 还送过雷管、起爆器等物资,叶企孙被扣上了莫须有的帽子。 有人说他“暗通敌对势力”,有人说他“包庇特务”。 最荒唐的是,他最得意的学生熊大缜也因为误会被活活整死。 这一切,让他彻底沉默了。 1968年,他被抓进监狱。那年他70岁,腰已直不起来。 狱里冬天没被褥,夏天没水喝,一次次审讯都像是折磨。 他不喊冤,不求情,只是咬牙熬着。 到1970年放出来时,整个人已经变了样——背弯了,腿瘸了,眼神也没了光。 他回不了清华,也无家可归。工资被停,住所被占,只能靠捡破烂、乞讨活着。 他从万人敬仰的“大师的大师”,变成了街头沉默的老人。 钱学森那天看着他的手,冻得通红,指甲缝里全是泥。 他想说点什么,可叶企孙的眼神太决绝了。 “你走吧,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那一刻,钱学森明白了。叶企孙宁愿自己乞讨,也不愿让学生陷入是非。 他怕连累,怕被利用,更怕被人拿来说事。他要保住学生。 哪怕自己低到尘埃里,也要护得学生一丝干净。 这事过去没多久,叶企孙才算“平反”——北大给他恢复了待遇,还给了他一间小屋。 他从乞丐变回教授,可那些年的伤,早就刻进了骨头里。 1977年冬天,他走了,带着满身的伤病和沉默。 那年,八宝山的送别会上,来了很多人。有人是部长,有人是院士,有人是老朋友。 可谁都知道,最该来的那一位,早在五年前的街头,就已经跟他道别了。 他说:“你走吧,别管我。” 可谁又能真的走得掉呢? 那个背影、那双手,早就刻在了钱学森心里,刻在了无数学生心里,也刻在了中国科学的历史里。 但也是因为这样的老师,我们才有了后来的科学家,有了站起来的中国。 他是叶企孙。中国科学的脊梁。
1972年,钱学森在中关村大街散步时,碰到一个乞丐向他乞讨。当钱学森仔细一瞧,却
寒江孤影呢
2025-10-06 16:52:3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