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

云舟史策说 2025-10-06 17:50:20

一名乌军女兵,在接受乌克兰电视台采访,被问到前线当下更缺人,还是更缺无人机时,她表示,前线最缺的是人,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缺不缺人的事儿,而是人快打光了。   俄乌战争的爆发,直接将乌克兰的女性遇到了前线,很多只看表面的人说这是乌克兰女性的崛起,但要是对于这件事情进行深挖的话,不难发现,她们是因为被逼无奈。   现在很多女性都冲在前线,是缺人必须要承担起保护国家的重担,所以她们的生活并不好受。   此外后方也一样,几乎所有家庭成了女性的独角戏。因为很多家里面的顶梁柱的牺牲,作为母亲不得不承担起家里面的所有事情。   而且面对学校被轰炸,她们为了能够保证让孩子接受到正常的教育,就自发组织家庭课堂,轮流给孩子们补课,生怕孩子们耽误学习。   除此之外,在经济方面女性也在一点的做出改变,超过六成的中小企业贷款流向了女性创业者。她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务或手工活,而是进入重工业和建筑业,干起搬钢筋、开机械等工作。   所谓的“女性上位”,其实是被迫承担的沉重代价。她们支撑了国家的现在,却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明天。   这样看来她们性不仅仅是撑起了自己的小家,也撑起了整个社会,国内的女性要一个人养家和抚养孩子。在国外逃亡的女性,一边要打工维持生计,一边照顾孩子,还要面对语言不通、被骗的风险。 精神上的压力更难想象,前线的母亲会提前录下视频留给孩子,怕自己回不来,后方的女人在无尽的等待里,只能靠酒精麻痹。   更令人唏嘘的是她们没有受到任何的尊重,很多女兵拿到勋章的同时,也面临着性骚扰的伤害。军队里每十个女兵就有一个经历过这样的事,不少案件至今悬而未决。荣誉和屈辱并存,显得格外讽刺。   战后重建时,官方口口声声要让女性参与,但涉及资金和政策时几乎没有下文,财政空虚,连基本的生活补贴都难以维持,更不用说提供托儿所、夜校等系统支持。   国外的难民们互相分享工作和租房信息,国内的志愿者建起庇护所,提供心理辅导。民间的自救越强大,就越说明国家支持的缺失。   当外界赞美她们的坚韧时,更应该看到背后被忽视的亏欠。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0
云舟史策说

云舟史策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