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我格局小了。 我原以为董宇辉的中秋月宴,顶天了就是与辉同行自己攒个局,

苏柒小文 2025-10-06 19:04:04

我靠,我格局小了。 我原以为董宇辉的中秋月宴,顶天了就是与辉同行自己攒个局,请几个嘉宾,热闹一下得了。 结果预告片甩我脸上,主办方: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 好家伙,我直接坐直了。 你敢信?我妈本来在择菜,听见董宇辉说“长安的月亮照过李白”,手里的豆角都停了。 凑过来看完预告片,她第一句话是“这不像网红直播啊,倒像西安在给全国摆家宴”——老太太不懂流量逻辑,却戳中了要害。 不是西安缺流量,是他们看透了现在文旅营销的死穴。 光靠明星打卡、网红喊麦留不住人,得有能扎进心里的文化钩子。董宇辉讲《春江花月夜》时,镜头切到大雁塔的轮廓,这种组合,比硬喊“来西安玩”管用十倍。 之前刷到过某城市请顶流明星做文旅大使,花了大价钱,结果明星连当地历史名人都叫错。 对比之下,西安选董宇辉,选的根本不是“流量”,是他身上那股能把“中秋”“长安”讲出温度的劲儿——他说“月饼里的糖,是古人祭月时的心意”,这话比任何促销文案都动人。 我朋友是做旅游规划的,昨天发朋友圈说,预告片放出来两小时,咨询西安中秋线路的客户翻了三倍。 其中一半人明确说“想跟着董宇辉的镜头,去看看他说的‘能接住月光’的城墙”,你看,这就是内容的力量,不是硬拉,是让人主动想靠近。 有人说“西安这是蹭董宇辉的热度”,这话太浅了。 与辉同行之前助农,卖过陕西的苹果、猕猴桃,董宇辉自己就说“陕西是第二故乡”,这种双向的熟稔,比临时搭台的合作靠谱多了——官方提供文化背书,董宇辉输出情感共鸣,这是双赢,不是单蹭。 再往深了想,现在很多官方活动总怕“接地气”会丢面子,要么端着,要么搞得像开会。 西安这次敢让市委宣传部跟一个直播团队合作,把中秋宴办得既有“长安气象”,又有“家常味道”,这种放下身段的灵活,才是真的懂现在的观众——没人喜欢听说教,但人人爱听有温度的故事。 预告片最后,董宇辉站在城墙上,手里举着一块刻着“长安”的月饼,说“希望今晚的月亮,能照到每一个想家的人”。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不是格局小了,是之前见多了没诚意的营销,忘了好的合作本该这样——既有官方的分量,又有普通人的真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董宇辉出游 董宇辉带货月饼

0 阅读:38
苏柒小文

苏柒小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