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了,前天跟发小通电话,她哭着说“再也不敢信爱情了”,听完她的故事,我心里堵得慌——原来那个曾经把她宠上天的男人,翻脸时能这么狠。 发小和她前夫是大学同学,当年男生追她追了整整4年。冬天她随口说想吃老家的糖炒栗子,男生半夜开车100多公里去邻市买,回来栗子还热乎着;她来例假疼得蜷在床上,男生请假在家煮红糖姜茶、揉肚子,比亲妈还细心。周围人都说“她嫁对人了”,发小自己也觉得,这辈子就认准他了。 结婚第一年,儿子出生,发小没多想就辞了工作,专心在家带娃。一开始前夫还挺体贴,下班就回家帮忙哄孩子、做家务,可随着工作越来越忙,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话也越来越少。发小没往坏处想,只觉得是男人压力大,还总变着花样给他做爱吃的。 直到孩子3岁那年,前夫突然提了离婚,说外面认识了个“条件更好”的女人。发小当时就懵了,抱着孩子哭着问他“以前的好都是装的吗”,前夫只冷冷地说“人要往前看”。考虑到孩子还小,发小没同意,可她没想到,这一拒绝,竟把前夫从“忠犬”逼成了“饿狼”。 他开始说最难听的话,骂她“吃我的用我的,还敢拦着我”;说“孩子我不要了,跟你一样没出息”;甚至跑到发小父母家闹,拍着桌子喊“你们女儿不离婚,我就让你们家不得安宁”。发小爸妈年纪大了,吓得夜里睡不着觉,发小看着老人担心,再想想前夫眼里的狠劲,只能咬着牙签了离婚协议——“我怕再拖下去,他真的会对我下狠手”。 后来发小跟我复盘,说她最后悔的,是把前夫“追她时的好”当成了他全部的人品。她以为那个愿意跨城买栗子的男人,永远不会翻脸不认人;以为那个会揉肚子的男人,永远不会不管孩子。可她忘了,那些好,都是在“两人利益一致、没撕破脸”的时候——他想娶她,所以愿意付出;他需要一个顾家的妻子,所以暂时包容。可当他的利益变了,立场不同了,人性里的自私和狠辣,就全露出来了。 其实不是不能相信枕边人,而是别高估。就像有人说的,每个人的品行都有“上限”和“下限”:平时一起享福、利益一致时,你看到的是他的上限,可能温柔、体贴、有担当;可一旦利益相悖、立场对立,他的下限才会露出来,可能自私、冷漠,甚至毫无底线。 我们总愿意相信爱情能改变一切,可人性这东西,从来不是爱情能完全包裹的。对枕边人保留一点心理预期,不是不真诚,而是给自己留条退路——毕竟,自保,才是成年人感情里最基本的清醒。 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故事?你觉得该怎么平衡对枕边人的信任和自保?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过节了,前天跟发小通电话,她哭着说“再也不敢信爱情了”,听完她的故事,我心里堵得
气象传播者
2025-10-06 19:20:18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