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免签协议的后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了。 2024年这政策刚落地的时候,大伙儿刷新闻时多半是一划而过,心里顶多嘀咕句“往来方便了”,谁能想到发酵到现在,所谓的“严重后果”压根是反向惊喜,全往利好的方向超预期狂奔。 最直观的当属旅游领域的爆发。2024年一年,中国内地居民首站去俄罗斯旅游的就有103.94万人次,比前一年翻了两倍还多;俄罗斯来中国的游客更夸张,15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5.1%。 到了2025年9月政策延续试行,黑河口岸首周接待的俄罗斯游客直接暴涨470%,五大连池的酒店预订量翻了9倍,中俄民族风情园一天能涌进8000多人。 以前办签证得提前大半个月准备材料,现在买张机票拎包就走,俄罗斯游客攥着护照就能直奔东北吃铁锅炖,中国游客说走就走去莫斯科逛红场,这种便利度直接把跨境旅游的门槛踩平了。 旅游热只是开胃菜,商贸领域的变化才更见真章。以前俄罗斯采购商来中国选货,办签证、等审批来回折腾,采购周期动辄三个月。 现在免签了,每周都能飞过来考察新品,周期直接缩短到7天。9月份海关数据一出来更惊人,中俄边境贸易额同比涨了187%,小家电、日用品、汽车配件成了出口新热门,连东宁口岸的跨境电商产业园都忙得脚不沾地。 对商家来说,这哪是麻烦,分明是送上门的生意,不少边境商户特意雇了俄语导购,销售额从一天几千块冲到两万八,俄罗斯游客连老式暖水瓶都成箱买,说要摆家里当艺术品。 交通和配套也跟着“提速”。2024年新增了上海到喀山、长春到海参崴这些航线,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种以前少见的航点都通了飞机。 黑河更狠,直接建跨境索道,2026年竣工后坐缆车5分钟就能到对岸,“坐着索道出国”的噱头已经吸引一堆旅游企业抢着布局。 口岸的服务也跟上了,双语指引牌、会俄语的海关人员成了标配,通关时间比以前缩短不少,就算是第一次来的游客也能顺顺利利过关。 说真的,这“严重后果”要是早知道这么香,估计大伙儿早就盼着政策落地了。现在倒好,旅游火了、生意旺了、朋友多了,以前觉得遥远的中俄交流,如今成了街头巷尾的日常。 这种越走越近的默契,可比当初刷那条新闻时想的,实在多了。
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
【130评论】【13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