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宫首席策略师史蒂夫·班农写道:“在所有其与中国的交易终止之前,我们不应该给阿根廷一分钱。” 班农这家伙一贯爱放狠话,这次针对阿根廷的信贷援助又来这么一出。话说2024年10月4日,他转发路透社的一篇报道,直指特朗普要跟阿根廷总统米莱见面,大豆出口这事儿可能卡住一笔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班农的原话就是那句硬邦邦的:在所有跟中国的交易停掉前,美国别给阿根廷一分钱。这话一出,保守派圈子里炸了锅,大家都知道班农是特朗普阵营的铁杆推手,他总爱把经济问题往地缘政治上扯,尤其对中美贸易那叫一个敏感。 班农不是新人,早年从海军退役后在高盛混金融,90年代搞投资公司,还沾了点好莱坞的边,比如帮《泰坦尼克号》拉资金。后来他转战媒体,接手布赖特巴特新闻网,把它变成右翼的阵地,2016年大选时直接当特朗普竞选主管,帮着推民粹路线。进白宫当首席策略师没几个月,就因为内斗滚蛋了,但这人韧劲足,出来后靠播客《战室》继续搅和政治。班农的风格就是直球进攻,移民、贸易、反全球化,都是他的菜。他对中国的立场特别硬,总觉得美国得用关税和制裁堵住对方扩张,这回瞄上阿根廷,显然是把南美国家当成中美博弈的棋子。 阿根廷那边的情况真够呛。米莱2023年底上台时,通胀率已经破200%,外汇储备快见底了,国家欠了一屁股债,尤其是对IMF的巨额欠款。米莱是自由主义者,一上来就挥舞“电锯”砍支出,解雇公务员、取消补贴、推动美元化改革。短期看,财政赤字是收窄了,2024年下半年通胀掉到每月4%左右,但老百姓日子不好过,贫困率蹿到50%以上,街头抗议不断。阿根廷经济依赖出口,大豆是王牌作物,每年卖出去几十亿美元。中国是全球头号大豆买家,阿根廷自然靠拢过去,2024年出口量稳稳的,帮着换回急需的外汇。要是真听了班农的,切断这条线,阿根廷的比索估计得崩盘。 这事儿根子还在中美贸易战上。特朗普第一任时,对中国加关税,大豆出口直接腰斩,美国中西部农民哭天喊地,政府赔了280亿美元补贴。现在特朗普2024年卷土重来,关税政策没变,中国买美国大豆的兴趣更低了,转头找巴西和阿根廷。结果呢?2025年上半年,中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创纪录,价值超200亿美元,美国农民库存堆积,价格跌到谷底。班农的警告听着像在替农场主出气,但细想也透着算盘:他想逼阿根廷站队美国,放弃中国市场,这样才能让美国大豆重回赛道。可现实哪有这么简单?阿根廷不是小弟,它得顾自家饭碗,米莱上台后嘴上骂中国是“共产主义威胁”,但实际续签了跟中国的贸易协议,还拿了50亿美元的信贷线。2025年4月,中国又续了50亿美元的互换额度,帮米莱稳住了阵脚。 特朗普和米莱的互动倒挺热闹。2024年11月14日,两人就在马阿拉歌庄园碰头,这是特朗普胜选后第一个外国元首访客。米莱飞过去,俩人聊经济改革,特朗普夸米莱是“最爱总统”,米莱也回敬说特朗普胜选是“史上最大翻盘”。会谈焦点是援助,阿根廷求那笔货币互换,美国那边暗示支持,但得看贸易平衡。米莱没松口说要减对中国出口,只是泛泛保证加强双边合作。散会后,米莱还顺道见了马斯克,聊政府瘦身啥的。表面风平浪静,但班农的帖子已经在网上发酵,农场州议员跟着起哄,说援助阿根廷等于养虎为患,让中国捡便宜。 转眼到2025年,美国真给阿根廷开了绿灯。9月23日,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华盛顿发布会宣布,谈判中提供200亿美元互换线,还承诺买阿根廷债券。这不是白给钱,而是中央银行间交换货币,帮阿根廷稳汇率,避免比索暴跌。贝森特说这是“标准操作”,强调阿根廷是南美改革的灯塔,能拉动区域稳定。但农场主不买账,美国大豆协会公开喊话特朗普,得跟中国谈笔大豆采购协议,不然中西部农场要破产。国会里,共和党农场委员会成员堵着贝森特要说法,民主党也掺和进来,质疑这援助是不是特朗普的私人恩赐,毕竟米莱是他的铁粉。 阿根廷拿了这笔援助,经济有点起色。2025年第三季度,比索汇率稳在1000到1400兑一美元的区间,通胀进一步降到年化30%以下。米莱政府继续推改革, deregulate市场,吸引外资,经济增长预期拉到3%。但问题没根治,公共债务还高悬,IMF的440亿美元贷款条件严苛,要求进一步紧缩。中国贸易成了缓冲带,2025年大豆出口不减反增,帮着填补外汇缺口。米莱的自由党在国会推翻了他的几项否决,但整体支持率还在40%左右,靠外部资金续命。
美议员喊话特朗普:若北京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不准中国做一件事。特朗普最近消停了,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