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任酋长,先继承前任的70个老婆”,非洲16岁少年继任酋长后,接手的老婆中,竟

星河幻梦绘风华 2025-10-07 00:32:27

“继任酋长,先继承前任的70个老婆”,非洲16岁少年继任酋长后,接手的老婆中,竟有大他50多岁的奶奶! 说起非洲的部落生活,总让人觉得既遥远又新鲜,尤其是那些保留下来的老规矩,听着像故事书里的情节。可这事儿真真切切发生在喀麦隆西北部的巴富特王国,那儿有个叫阿布姆比二世的家伙,才16岁就当上酋长,结果一上手就得管父亲留下的72个老婆,其中还有比他大50多岁的长辈级别人物。这不是什么编出来的段子,而是当地巴富特人的传统习俗,根深蒂固,牵扯到家族责任、土地管理和整个社区的稳定。喀麦隆这个国家本身就挺复杂的,法语区和英语区混在一起,殖民历史留下的痕迹到现在还影响着社会结构,但像巴富特这样的部落王国,坚持着自己的老一套,酋长叫Fon,掌管着从土地到纠纷的全套事儿。 先说说巴富特王国吧,这地方在喀麦隆西北省,人口几万人,历史能追溯到400多年前。Fon不是光杆司令,他管辖的区域叫fondom,里面有长老会议帮忙决策,但最终拍板权在他手里。传统上,Fon的权力是世袭的,通常传给指定儿子,目的是保持血统纯正和部落团结。父亲Achirimbi II在位时,扩展了王国的影响力,通过联姻拉拢周边家族,这在非洲部落里是常见操作。1968年Achirimbi II去世,阿布姆比二世作为长子接棒,那年他刚满16岁,按当地说法是“消失”而不是死,因为Fon的离世有严格的秘密仪式,由秘密社团处理,普通人不知道具体怎么埋葬或火化。这套规矩听着神秘,其实就是为了维护权威,避免外人窥探。 继任后,阿布姆比二世面临的头等大事就是继承父亲的所有财产,包括土地、牲畜和人。重点是那72个妻子,这不是随便娶的,而是传统要求新Fon必须接手前任的所有配偶,确保她们的地位不掉队。喀麦隆法律上多妻制是合法的,尤其在农村地区,但继承妻子的这条更像是部落专属,目的是保护寡妇,避免她们流落街头或被其他家族抢走资源。这些妻子年龄跨度大,从年轻姑娘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有,那位最大的据说比阿布姆比二世大50多岁,基本是奶奶辈了。继承不是简单转手,新Fon得负责她们的吃住和生活保障,还得让她们参与王国事务。结果呢,阿布姆比二世一夜之间多出500多个继兄弟姐妹要管,这负担可不轻,但当地人觉得这是责任,不是负担。 为什么会有这种习俗?得从巴富特的社会结构说起。部落里土地是核心资源,Fon家族控制大片农田和森林,妻子们往往来自不同家族,通过婚姻绑定联盟。父亲死后,如果妻子们散了,等于联盟解体,王国就乱套了。所以继承妻子等于继承政治资本,那些年长妻子特别重要,她们懂传统,能教导新Fon怎么处理长老会议、怎么调解邻里纠纷。阿布姆比二世自己后来又娶了28个妻子,总数接近100,这些新妻子大多是战略联姻,帮助巩固边界。但有趣的是,所有这些妻子都不是花瓶,她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会说英语、法语甚至本地语言,很多人还精通市场营销或行政管理。这在喀麦隆英语区挺常见,因为殖民时期英国人推过基础教育,现在王国里甚至有自己的学校系统。妻子们分工会务,有的管财务,有的负责外交联络,有的监督农事,整个宫殿运作得像个小政府。 当然,这套传统在现代社会里争议不小。喀麦隆独立后,政府管辖下,Fon的权力被限制了,现在他们更多是文化象征,受政府和Fon理事会监督。阿布姆比二世自己也承认,殖民时代带进的西方治理模式和本地习俗总在撞车。比如多妻制在城市里越来越少见,年轻人更倾向一夫一妻,但农村还保留着。继承妻子的做法在外人看来容易被误解成乱来,其实对当地人来说是道德义务,目的是维护家族完整和社会稳定。数据显示,全非洲多妻婚姻比例在下降,喀麦隆也一样,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多掉到现在的20%不到。但在巴富特,Fon作为榜样,坚持传统是他的职责,他得在发展经济和保持文化间找平衡。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星河幻梦绘风华

星河幻梦绘风华

关注我,一起看一看人间万千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