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十一长假, 捧红了一个新行业!当你去景点人山人海,被酒店坐地起价时,路边130一个的 帐篷引起了你的注意,双人帐篷130一个,300押金,然而对比酒店888一晚,666一晚,你会选择哪个? 先说说我闺蜜小周的选择——她和男友去黄山,提前一周订酒店,平时320元的山脚下民宿,十一直接标到888元,老板还说“要订赶紧,明天可能涨1000”;转头在民宿旁边的露营点,花130租了顶双人帐篷,300押金能退,老板还免费送了防潮垫和小串灯。晚上俩人躺在帐篷里,拉开拉链就能看见星星,早上被山风吹醒,爬起来就能赶去看日出,小周说“888的民宿就给个小窗户,130的帐篷给了整片山景,这钱花得太值了”。现在的年轻人早不吃“长假必须住酒店”的亏了,他们算得明白:酒店涨的不是房费,是“假期收割费”,而帐篷花的是“体验费”,值不值一眼就能看出来。 再看酒店的“坐地起价”有多离谱——我同事去海边城市,刷到某连锁酒店平时280元,9月30号突然涨到666元,评论区全是吐槽“房间里的毛巾有异味,空调还不制冷”;更气人的是,有游客订了888元的“观景房”,到了才发现窗户对着砖墙,找前台理论,对方只说“假期房紧张,要么住要么退”。这种“涨价减配”的操作,直接把人推去了帐篷。有个00后游客晒出账单:帐篷130+租睡袋50+买海鲜大餐200,总共才380元,比酒店单晚房费还便宜,配文“省下的钱吃三顿大餐不香吗?”——年轻人的消费观早变了,他们不追求“住得贵”,只追求“花得值”,酒店的套路刚好给了帐篷机会。 而且现在的帐篷早不是“将就”的代名词了。路边租帐篷的老板都精明着呢,租出去的帐篷带透气窗和防雨层,怕游客冷还能加租厚睡袋,10块钱一晚;有的露营点还专门划了区域,有公共厕所、洗手池,甚至能接热水,晚上还有保安巡逻。我在露营区看见过带孩子的家庭,妈妈在给孩子冲奶粉,爸爸在搭帐篷,旁边还有卖热乎烤肠的小摊,氛围比酒店热闹多了。有个阿姨说“本来担心住帐篷不方便,来了才知道,比住酒店还省心,孩子还能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这种“配套到位”的帐篷露营,早不是以前的“野营”,而是年轻人喜欢的“轻度假”。 更关键的是,帐篷戳中了年轻人的“体验需求”。比起在酒店里刷手机、看电视,他们更想在帐篷里和朋友聊天、看星星,甚至一起动手搭帐篷——这种“参与感”是酒店给不了的。有群大学生在露营区搞了场小派对,自己带了桌游和零食,围着帐篷唱歌,旁边的游客也凑过来一起玩,凌晨还在聊各自的旅行故事。有个学生说“住酒店只能跟室友各自刷手机,住帐篷却认识了新朋友,这才是旅行该有的样子”。 其实帐篷能火,不是年轻人“穷”,是他们不想为酒店的“不合理溢价”买单;不是帐篷“好”,是酒店的服务配不上涨起来的价格。现在连有些景区都开始规划专门的露营区,加水电桩、建公共浴室,把帐篷露营变成正规服务——毕竟,能让游客花小钱获得好体验的行业,没理由不火。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这次十一长假, 捧红了一个新行业!当你去景点人山人海,被酒店坐地起价时,路边13
锦云祥瑞
2025-10-07 03:11: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