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年间,有个将军胆大包天。他把贵州最有权势的女土司奢香夫人,一个23岁就守寡撑起整个族群的女人,拖到大庭广众之下,扒了衣服抽鞭子。奢香夫人忍辱负重,没有起兵造反,而是直接去找朱元璋。 洪武十七年的贵州,山多雾重。 水西宣慰使司的寨子里,气氛比天气还闷。二十三岁的奢香夫人坐在头人的位子上,下面站着各寨的长老,个个脸色铁青。 “夫人,这口气不能忍!”一个白发长老捶着胸口,“马晔,这是要踩碎我们彝家的脸面啊!” 几天前,贵州都指挥使马晔设宴,奢香夫人带着儿子安的去赴宴。 酒过三巡,马晔突然发难,说水西土司私藏兵器,图谋不轨。奢香夫人辩解几句,马晔竟命士兵当众扒了她的外袍,抽了十鞭子。 “他是朱元璋的小舅子,摆明了欺负我们寡母孤儿。”奢香夫人声音平静,可握着椅背的手,指节都白了。 她想起丈夫霭翠去世才半年,明朝的大臣就变了脸。以前霭翠在时,马晔见面还客气气,现在却敢公然羞辱。 “反了吧!”几个年轻头人按着刀柄,“我们彝家几万勇士,不怕他明朝!” 奢香夫人看着下面群情激愤的族人,慢慢站起来。她转身走到后堂,抱出才四岁的儿子安的,又捧出丈夫的灵牌。 “你们看,”她把灵牌放在桌上,“霭翠首领临终前说过,水西彝家归顺大明,为的是百姓安宁。现在起兵,打得过明朝百万大军吗?就算赢了,要死多少彝家儿郎?” 长老们沉默下来。他们想起元朝时候,彝家与朝廷血战百年,寨子烧了又建,建了又烧,人口少了一半。 “那怎么办?”有人问。 奢香夫人放下儿子,整理好衣领:“我去见洪武皇帝朱元璋。” 满堂哗然。从水西到南京,千里迢迢,路上盗匪横行。再说,一个土司夫人,能见到皇帝吗? 奢香夫人不管这些。她选了三十个精壮护卫,带上彝家的信物——一把象征权力的古剑,和一张水西地图。 临走前,她对长老说:“我若三个月没回来,你们就推举新首领,但切记不可轻易起兵。” 路上果然不太平。过湖南时遇到山贼,护卫死了三个。进江西后,又因为语言不通,被明军当土匪抓了。奢香夫人亮出土司印信,才被释放。 到南京时,已是深秋。 皇城外的驿馆里,大臣听说是个西南土司夫人,根本不理。奢香夫人连着三天去宫门求见,都被守卫赶走。 第四天,她做了个大胆决定。清晨朱元璋上朝时,她换上彝家盛装,带着护卫跪在皇宫前的御道上。这是死罪,但她顾不上了。 侍卫来抓人,她高举水西地图:“西南土司奢香,有大事面圣!若陛下不见,今日就血溅御道!” 消息传到,朱元璋正在批奏折。听说有个女土司以死求见,他想起贵州来的奏报,说水西不稳,马晔建议加强防备。 “带她来。”朱元璋放下笔。 奢香夫人被搜身后带进偏殿。她按彝家礼仪行礼,然后直接解开衣带,露出背上的鞭痕。伤痕已经结痂,像几条蜈蚣爬在背上。 “陛下请看,”她转身让皇帝看清伤痕,“这就是朝廷大臣、贵州都指挥使马晔的作为。” 朱元璋皱眉。他记得马晔,打仗勇猛,是马皇后的一个堂弟。但眼前这女子背上的伤,确实触目惊心。 奢香夫人穿好衣服,又献上地图:“水西四十八寨,三万七千户彝家,自归顺大明,从未二心。马晔羞辱臣妇事小,只怕寒了西南各族的心。” 她话说得委婉,意思却明白:你再纵容马晔,就乱了。 朱元璋让人带她下去休息,立即召见兵部尚书和几个心腹。情况很明显,马晔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在贵州作威作福。 西南土司是明朝的关键,逼反了水西,周围土司都会动摇。 三天后,朱元璋在奉天殿正式接见奢香夫人。这次她穿着明朝命妇礼服,行三跪九叩大礼。 “马晔之事,朕已知晓。”朱元璋开口,“你受委屈了。” 奢香夫人抬头:“臣妇不敢诉冤,只求陛下明鉴。水西彝家愿世世代代做大明治下黎民,但求朝廷一视同仁。” 朱元璋点头,当场下旨:马晔欺压土司,激起边衅,押回问罪。同时赏赐奢香夫人金银绸缎,加封其子安的为宣慰使。 奢香夫人谢恩,却又说:“陛下,臣妇不要赏赐,只求一事。” “讲。” “贵州山高路险,彝家百姓进城交易,要走七八天。请准许水西自开驿道,与汉人互市。” 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这女子不要虚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开通商路,水西经济才能发展,彝家才能真的安居乐业。 “准奏。”朱元璋难得露出笑意,“朕再加派汉人工匠,帮你们修路架桥。” 奢香夫人回到水西时,马晔已被押走。她召开族人大宴,宣布朝廷恩典。当初主张起兵的长老红着脸敬酒:“夫人深谋远虑,我等不如。” 后来水西真的修通了通往湖南的驿道,设了九个驿站,称“龙场九驿”。彝家山货可以运出去,盐巴布匹可以运进来,日子确实好了。 奢香夫人她活到六十岁,水西一直太平。临终前,她嘱咐葬在驿道旁的山上,说要看着彝家百姓来来往往,过安稳日子。
大明最传奇的皇后: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朱祁镇的生母孙皇后!大明王朝最为传奇的皇后
【2评论】【9点赞】
水猪
龙场悟道,'这么说来,没有奢香夫人就没有后来的王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