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山东一男子瞒着家人,偷偷将家里的60万积蓄全部取走,从此人间蒸发,他的妻子和女儿都一致认为,男子是抛弃了她们,万万没想到九年后的一天,女儿接到了男子的电话,此时的男子已经重病缠身,这才揭开当年带钱离开家的真相!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8那年五月,汶川地震的消息铺天盖地传来,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灾情,山东有个叫史业宽的中年男人,原本在工地上做事,地震那天,他坐在家里的老式沙发上,反复看着新闻里那些让人揪心的画面,身边堆着刚下班带回来的馒头和咸菜,他一句话也没说,但眼睛总盯着电视屏幕。 史业宽是退伍军人,性格直,遇事总爱自己琢磨,他对灾区的陌生人感同身受,尤其是看到救援部队徒手刨瓦砾、满脸泥泞时,心头像压了一块石头,那天晚上,他在屋里转来转去,最终做了一个决定:去灾区帮忙,他没和家里商量,也没写什么长篇告别信,只留下几句话,然后带着家里多年的积蓄,背上帆布包就出发了。 家里人第二天才发现不对劲,妻子一查存折,才知道家里六十多万的积蓄都不见了,她一开始怎么都不信,试着打电话,史业宽的手机始终无人接听,女儿那年刚上初中,本来攒的钱是打算给她将来用的,母女俩慌了,开始猜测各种可能,有时以为他出了事,有时又觉得他是不是一走了之,谁也说不清。 在汶川的救援现场,史业宽很快就融入了队伍,他不是医生,也不懂太多建筑技术,但只要哪里需要人手,他总能冲在前面,有人记得他跟着救援部队,没日没夜地搬石头、刨废墟,有时候连吃饭都是凑合,喝口凉水啃个馒头,接着又下到瓦砾堆里,他亲眼看着有的孩子被救出来时,哭声中带着劫后余生的哀怨,那种场景让他记了一辈子。 地震后不久,很多志愿者陆续返回了原来的生活,但史业宽没有回家,他把随身带的钱,分批捐给了当地红十字会和救援站点,后来又用这些钱,帮人修了几间临时教室和活动板房,有人问他图什么,他总说自己是当过兵的人,觉得这时候更该出一份力。 随着时间推移,史业宽逐渐从救援队伍中“消失”到了灾后重建的一线,他用省下的伙食钱,支持一些贫困孩子上学,或者帮村里修缮养老院,他常常是第一个到现场的,却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日子久了,身上的衣服破了也不在意,连冬天取暖都是靠多穿两件旧军大衣,别人给他介绍活,他却一再推辞,说钱都要留给更需要的人。 这九年里,史业宽和家里的联系几乎断绝,妻女在老家日子并不好过,她们搬到租金低的小屋子,日子紧巴巴过,母亲在工地食堂做饭,女儿放学顺路帮忙,有时邻居私下议论,说家里男人一走了之,但她们始终没有放弃盼望,有时候听到门响,她们还会下意识地去开门,每当节日团聚时,桌上的菜少了个人,心里的苦却多了几分。 史业宽自己也常常想家,但他始终没鼓起勇气回头,他觉得自己如果贸然出现,怕妻子怪他,更怕女儿无法接受,他把思念和愧疚都写在小本子上,偶尔在深夜里反复翻看那些汇款回执单,把每一笔用在哪里都记得清清楚楚,受他帮助的孩子升学时,还会写信告诉他自己的新生活,这些信史业宽都藏了起来,一直舍不得扔。 直到2016年冬天,史业宽因为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身体彻底垮了,在成都医院查出重病后,他没钱治病,只靠着社会上捐助勉强维持,有天晚上,他终于鼓起勇气,给家里打了电话,女儿当时正在工作,一接到电话就赶了过来,进病房时,史业宽已经瘦得脱形,但见到家人时,脸上还是忍不住露出笑容。 团聚的时刻没有太多埋怨,女儿和妻子看到他满脸风霜,很多年来的误会也就释然了,史业宽断断续续地和家人聊起这九年的经历,他说自己不是个好丈夫,也没当好父亲,可是一直想着做个对得起良心的人,他们没有再责怪他,只是静静地陪着他度过最后一段时光。 史业宽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把自己的器官和遗体都登记捐赠了,他说自己半辈子都待在四川,死后也想继续帮忙,去世那天,许多曾经受他帮助的人自发赶来送行,有人带着他送的二手电饭锅,有人举着手写的“谢谢”横幅,病房外没有大场面,只有一句句简单的道别。 女儿整理遗物时,发现父亲留下的账本里,密密麻麻记着每一笔支出,哪家孩子上学需要多少钱,哪户人家修房还差多少,她看着这些字迹,忍不住落泪,那个在新闻里、在家人记忆里都有些模糊的父亲,其实一直没有忘记这个家,也没有放弃过别人。 有人说,史业宽是好人,其实他也只是普通人,遇上了让人难以回避的考验,他没说过高深的大道理,更不擅长表达,但用自己能做的事,一点一滴把温暖传递出去,他留下的钱用光了,身体也垮了,可留下的善意和坚守,却像余震一样,一直在影响着别人。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汶川抗震志愿者史业宽去世,曾徒手4个小时刨出被埋女孩》
2008年,山东一男子瞒着家人,偷偷将家里的60万积蓄全部取走,从此人间蒸发,他
青霭悟禅机
2025-10-07 04:30: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