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解放军军事学院初创,百废待兴。卫生部长李治为经费设备发愁,然而,当他来到中南海求助时,却被警卫拦下。毛主席听闻后却毫不在意,笑着说:“别说带枪,带刀子也让他进来!” 这位敢于持枪闯中南海的医生,究竟是谁?毛主席又为何对他有如此超乎寻常的信任? 这一切,要从他曾经的身份说起。李治,本是国民党军中的一名军医。 他并非自愿加入,而是被国民党将领张辉瓒强行“请”去。在旧军队里,他目睹了太多腐败与无能,这让他对国民党彻底失去了信心。 转折点发生在1930年。张辉瓒的部队被红军击败,李治成了俘虏。 按照他过去的经验,等待他的可能是凶多吉少的结局。但他没想到,红军的政策是去留自愿,不愿留下的,发钱送回家。 这番景象深深触动了李治。他意识到,这支纪律严明、尊重生命的军队,才是他愿意追随的队伍。于是,他毅然选择加入了红军。 从那一刻起,李治的医术,便成了革命队伍中的宝贵财富。 一次战斗后,部队留下一千多名重伤员。在李治的全力救治下,仅有两人不幸牺牲。“神医”的名号,就此在军中传开。 长征途中,他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周恩来突患急性肝脏化脓症,生命垂危,一众医生束手无策。 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李治大胆采用“穿刺引脓”的疗法,硬是将周恩来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他还曾为贺子珍接生,为无数将领疗伤。对于这位总在关键时刻力挽狂狂澜的医生,毛主席早已将他视为最可信赖的同志。 正因如此,当1950年李治为了军事学院的医疗设备前来求助时,毛主席才会给出那样的批示。 他知道,李治腰间的枪不是为了威胁,而是一个革命军人的习惯;他更知道,李治心中装的,是整个学院的伤病员。 在那次见面后,李治顺利拿到了主席特批的经费和物资。 他没有辜负这份信任,将全部心血投入到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中,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医学人才。 1955年,这位功勋卓著的“神医”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成为我军医学界的一面旗帜。 【消息源自:《新长征(党建版)2016-06-05——《少将级军医李治的红色传奇》】
1950年,解放军军事学院初创,百废待兴。卫生部长李治为经费设备发愁,然而,当他
自由的吹海风
2025-10-07 08:36:48
0
阅读: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