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结婚车队经过村路口,竟然碰到白事队伍挡路!伴郎立马下车,拿出一张红布遮住白事队伍,让婚车先行,对此白事主家也很善解人意,不仅没计较,反而主动让队伍靠边,拍摄者:按当地习俗,伴郎随身都带有红布,结局皆大欢喜! 前阵子河南焦作一个村子里的事儿,刷到的人几乎都夸 “这处理得太敞亮,看着心里暖”,那天村里的窄路本是喜气洋洋的,一队婚车正慢慢开着,车顶飘着红气球,车窗贴满 “喜” 字,车里的喜乐声飘得老远,连路边坐着晒太阳的老人都笑着探头看,知道是邻村谁家孩子娶媳妇。 可没等婚车队拐过第三个弯,前头突然就停住了,气氛一下就沉了,路那头一支白事队伍正缓缓往前走,零星的纸钱飘在地上,两边一下就堵死了。 那村子的路本就不宽,平时两辆车错车都得小心翼翼,这会儿婚车队排了四五辆,白事队伍这边也有不少人,还有拉着祭品的小推车,两边一碰头彻底没法动。 婚车上的鞭炮停了喜乐也关了,司机们都探出头张望,白事队伍那头,主事的是个五十来岁的大叔,眉头皱着也在原地打转,一边是一辈子的婚事耽误不得吉时,一边是送老人最后一程,也容不得马虎堵在这儿,谁心里都不是滋味,空气里都透着尴尬。 就在这僵着的时候,婚车副驾突然下来个小伙子,是伴郎穿得笔挺,却一点不慌,他伸手从外套内袋里摸出个东西,展开一看是块红布,不算大但红得鲜亮。 后来看视频的人才知道,按当地的老规矩,伴郎随身都会带块红布,就是怕遇到这种特殊情况,既是图个吉利避忌,也是给对方递个尊重的信号,那伴郎没急着往前冲,而是慢步走到白事主事的大叔跟前,客客气气地站定,把红布轻轻展开,递了个礼貌的眼神。 大叔一开始还皱着眉,看见红布的瞬间愣了一下,跟着眉头就舒展开了,甚至轻轻点了点头,他懂这意思不是婚车队要硬抢路,是带着诚意来的,这块红布就是 “我们懂规矩,也尊重您这边” 的意思。 大叔没多啰嗦,回头就朝身边的人喊:“来大伙儿往田埂边挪挪,把路腾开点!人家娶媳妇是大喜事,别耽误了吉时,咱这边慢两步不碍事!” 旁边的人也都明白,赶紧扶着年纪大的亲属,把小推车往路边的土坡上靠,连手里捧着的东西都小心收了收,就怕挡着婚车的道。 伴郎见大叔这么通情达理,赶紧回头朝婚车队摆手,还对着大叔深深鞠了个躬,婚车慢慢往前开,第一辆车上的新郎也从车窗探出头,让伴郎递过去两盒喜烟,要塞给大叔和旁边帮忙的人。 大叔没推辞接了烟揣进兜里,等婚车队快开过去时,还朝着新郎那边喊了句 “新婚快乐,白头偕老”,声音不算大,但婚车上的人都听见了,新郎特意回头挥了挥手,脸上满是感激。 当时有个村民拿着手机拍了全程,视频发上网后,评论区全是夸的:“这主家明事理,不揪着忌讳不放”“伴郎会办事,一块红布就把事儿理顺了”。 拍摄的人还在评论里补了句,其实当时好多围观的人都捏着把汗,怕两边因为 “谁该让谁” 吵起来,毕竟这种事最容易闹别扭,可没想到两边都这么体谅,白事这边没觉得 “你们办喜事就该让着我们”,婚车队也没觉得 “我们是喜事就该优先”,一块红布递的是尊重,一句让行给的是人情。 后来婚车队顺顺利利到了新郎家,白事队伍也接着往前去了,没耽误各自的事。村里的老人看完都说,这才是办大事该有的样子,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说到底都是人心换人心的事儿,别光盯着自己的理,多替对方想一步,再难的坎儿也能顺过来。 那块红布值不了几个钱,可它藏着的规矩和体谅,比啥都金贵,现在总有人说 “遇事难办”,其实有时候就像这事儿一样,多一份懂分寸,多一点互相让,结局就能皆大欢喜。 (信息来源:四川观察——10月4日,河南焦作,红白事路口相逢红布相隔婚车先行 拍摄者:按当地习俗伴郎随身都带有红布,经过协商白事主家也同意让行。)
河南一结婚车队经过村路口,竟然碰到白事队伍挡路!伴郎立马下车,拿出一张红布遮住白
粉墨叔叔
2025-10-07 11:35:2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