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重义!”湖南,一男子的 52岁挚友临终托孤,将16岁智力障碍儿子托付给他,男子承诺“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他饿着!”5年过去了,那个只有四五岁儿童心智的男孩已经21岁了,不仅学会了自己穿衣服、煮面条,还学会了用笑容与人互动! 湘潭有家小餐馆里,21 岁的小熊端着两碗面,脚步慢慢的,却笑着跟客人说:“您慢用。” 客人都乐意夸他:“小熊今天又进步啦!” 没人能想到,五年前的他,连穿衣服都得人教,见了人就往角落躲,而把他拉出困境的,是发小杨文光的一句承诺。 2020 年冬天,杨文光的发小老杨走了,临走前,老杨攥着杨文光的手,话都说不利索,眼睛却一直盯着 16 岁的儿子小熊。 小熊有先天性智力障碍,智商就跟五六岁孩子似的,老杨家特别穷,最后只留下 2.3 万块钱,还有没说出口的 “求你照顾孩子”。 “你放心,小熊我管到底。” 杨文光没半点犹豫,当场就应了,老杨出殡那天,他直接把小熊接回了自己家。 那时候杨文光开着小餐馆,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可对小熊的照顾一点没打折:早上教他穿衣服,一个扣扣子的动作,得重复上百遍才学会;晚上教他洗漱,手把手帮他拧毛巾。 怕小熊一个人在家孤单,杨文光干脆把他带到餐馆,从洗盘子、擦桌子开始教。 教小熊切菜最费劲,杨文光怕他伤着手,先拿塑料刀,自己握着小熊的手,一遍遍地练 “怎么握刀、怎么下刀”,塑料刀练坏了好几把,才敢让他碰真刀。 有次小熊不小心切到手,疼得直哭,杨文光一边给他包扎,一边安慰:“没事,哥陪着你练,以后咱自己也能做饭吃。” 慢慢的,小熊能帮着煮面、端菜了,客人知道他的情况,总会特意跟他搭话:“小熊,今天这面煮得真好吃!” 每次听到这话,小熊腰杆都能挺得更直,脸上的笑也更甜。 杨文光看在眼里,偷偷去银行给小熊开了个账户,每个月从餐馆收入里挪点钱存进去,再加上小熊的低保,一点点为他攒未来的保障。 “我答应了老杨要照顾他,就不能只管一时,得让他以后能自己过日子。” 杨文光从没觉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可在邻居和客人眼里,他比小熊的亲哥还亲。 有人问他累不累,他笑着指了指正在擦桌子的小熊:“你看他现在能自己干活、能跟人说话,再累都值。” 五年过去了,小熊从躲在角落的少年,长成了能帮上忙的小伙,杨文光的餐馆里,始终给小熊留着位置,那是对发小的承诺,更是藏在烟火气里的暖意。 这事儿在湘潭传开后,有人说 “这才是真兄弟”,也有人说 “杨文光把‘大爱’过成了平常日子”。 其实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不过是有人把一句承诺放在心上,把别人的难处,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杨文光用五年时间证明:真正的情谊,从不是顺境时的热闹,而是在对方走后,替他把没完成的牵挂,一点点变成安稳的生活。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重情重义!”湖南,一男子的52岁挚友临终托孤,将16岁智力障碍儿子托付给他,
春秋说史
2025-10-07 11:43:38
0
阅读:0